从输出倒逼输入(《刻意学习》驱动成长的关键因素)
文章图片
《刻意学习》 刻意学习是一个对成长系统起到驱动效果的关键因素。
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思维决定了自己在有限的时间所能达成的结果是否能满足期望值。大部分人在24岁之前,都处在学习阶段。就算是工作之后,面临工作带来的压力,也要想着学习新技术,又或是各种职业证书的考试。
尽管学习是每个人一生经历的最多的事情,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是,对于学习的偏见还是很常见。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学习却没有进步?你认为的是真的学习吗?每个人都希望可以成长的快一点,幻想着“走捷径”就能实现目标。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阻碍了很多人前进的步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容易把被动的接受信息当成学习,把从各种社交媒体上浏览新闻当成学习。你有过在各种社交平台关注了很多行业领袖的经历吗?看到别人总结的内容与信息,每一条都不想错过。微博、小红书上随手收藏的各种“干货”,妥妥的被保留下来。结果是自己却还是没有多少成长。
那些别人经历过的坑,也许你也可能会经历。这种对互联网上信息的浏览,对行业资讯的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如果你不去进一步研究以及行动,结果就是会让你变成空谈大话而且缺乏深度理解的“理论派”。
这种学习的心态,会让你养成只喜欢“学习”不喜欢行动的习惯。就像设计师的工作,明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角色,却越来越多的理论派来扮演专家,落实到具体问题上缺乏可落地的手段。只谈理论没有足够多的行动最后依然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学习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刻意学习》这本书,总结了一个有关成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行动是双系统模式,有点像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人类思考模式的系统1和系统2,虽然不能跟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力之大相比,但是看到作者亲身举一反三学习力所验证的成果,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背后原理。
当我们想突破成长的时候,要做两件事,建立自己的行动系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学习,让自己的学习力更强,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我觉得这是对输出倒逼输入最简洁明了的阐释,也契合古代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多少会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才开始坚持写文章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内在的动机,我一直认为外界的驱动和奖励所带来的影响都是短暂的,不足以让人持续坚持做一件事情。今天在对上个月的复盘总结中,统计了10月份共完成15篇文章,写了大约21693字,连续不中断日更持续10天。
文章图片
10月写作统计 最近在看到很多人说自己写的文章没人看,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了。其实,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决定能不能坚持下去的只有自己。重要的是,当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之后,你就会继续坚持做下去。持续一个月的记录和总结,从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不知不觉中的行动带来很多其他的效果。
通过这些天不断写的行为,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行动系统,越来越得心应手。早上的时间意识更清醒,适合一些创造力的工作,把早上的时间用来阅读需要更加专注的内容。白天正常其他的工作安排。把写作时间调整到每天晚上8点到10点,享受这2小时的沉浸式工作。写完仔细阅读两遍就马上发出,不会再拖延。
如果你是一个强迫症患者,追求完美大多就会死在半路上,也就看不到你后面的故事了,以前有过类似的教训。
通过一个月的复盘,打磨行动系统的各项工作流程,通过记录、统计、分析、反馈的行动过程,辅助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安排,对之后学习内容进行调整也变得很清晰。
我能清晰的看到十月份的目标没有完成,分析主要是前半个月的懈怠,抱着侥幸的拖延心理,以及时间管理任务分配的不合理性。输入的多,输出的少,输出是一种反人性的学习,任何人都有足够的理由不去完成。与看一本书对某个观点的阐述相比,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见解和观点要难得多。
今天是11月的第一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保持谦卑之心,再像更多优秀的人学习!
【从输出倒逼输入(《刻意学习》驱动成长的关键因素)】看完这篇,你想不想去读一下这本书呢?关于学习与成长,欢迎留言说说你的心得与体会。
推荐阅读
- Docker应用:容器间通信与Mariadb数据库主从复制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从蓦然回首到花开在眼前,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 西湖游
- 改变自己,先从自我反思开始
- leetcode|leetcode 92. 反转链表 II
- 《深度倾听》第5天──「RIA学习力」便签输出第16期
- 从我的第一张健身卡谈传统健身房
- 自媒体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