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了()

01
刚才在学生安全教育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节悲剧,男孩喝下剧毒农药,只为了让妈妈回家!
5月7日这一天,刚好是母亲节。
四川宜宾珙县的19岁男生谢某,为了逼迫在外打工的妈妈回家,更好的照顾年幼的妹妹。在几天前喝下了剧毒农药“百草枯”。
最后因为医治无效,在母亲节那天离开了人世。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了()
文章图片
看完文章,真的让人扼腕叹息:19岁,正值花样年华,男孩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我们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妈妈为什么不肯回到家中?
但即便是妈妈不回来,我觉得作为一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离世之前在外地打工),已经有了独立(挣钱)的能力。
何况家里还有爸爸,他们完全可以一起撑起这个家,有什么事情比死更大,更难解决呢?
死者为大,我们不该指责孩子的轻率。
但是,我们真该想想: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03
我们上网随便一搜,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案例真的是层出不穷。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了()】小到一句批评,一个指责,一次考试失利。大到生活琐事,学业压力,家庭变故。
单是上海市新学期开学之初,就连续发生了几期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
2017年2月14日,15岁初二学生卢某的尸体在上海市某小区的草丛中被发现。
2017年2月15日,年近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从小区高层跳楼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五楼跳下,庆幸的是经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2017年4月10日晚上,重庆大足,10岁男孩吕某从家中20楼跳下当场死亡,据了解,当晚父亲不许男孩看电视,吕某不服教育一气之下从家里卧室窗口跳下。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了()
文章图片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多到数不胜数。


04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画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另外一项调查发现将近1/3的在校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北京大学生自杀率在9-24/10万之间,即自杀死亡已占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61.38%。
中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進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1.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05
人们都说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同样道理,孩子不经历挫折也难成参天大树。
都说现在的孩子因为被宠爱太多,抗挫能力弱爆了,一不小心就养出温室里的花朵,于是“挫折教育”一词应运而生,很多家长也开始着手从小实施挫折教育。然而,“挫折教育”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挫折教育,究竟为何物?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在遭遇挫折时,懂得如何排解负面情绪。情绪处理好了,我们就不会为负面情绪所苦,依然阳光地走向未来。
其二,在遭遇挫折时,看到负面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学会以智慧去转化。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了()
文章图片
失望、沮丧、失败……这都是每个孩子不可逾越的经历和体验,你把他保护得再好,终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臂膀。想要练就孩子一颗金刚不坏之心,适当的时候需要我们把孩子的失败权还给Ta!


06
为父母,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量对孩子的所思所想做到先知先觉。
其次,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平等和尊重,让他们从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幸福感。
更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部分,就是对孩子应有的挫折教育和心理教育
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没法排解心中的苦闷,就焦虑、抑郁,甚至精神崩溃。
我们应该告诫孩子:生命是无价的。 随意了结生命是对家庭和自身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总之,我们每个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想方设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树立起防火墙意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身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担起教育的责任。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以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强大去应对!而不是以不堪一击的脆弱去逃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