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来信(论“认知升级”的极度重要性)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谈谈关于我对“认知升级”的理解,同时也是通过写这篇文章整理一下大脑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维基百科对于“认知”的定义(附上中/英文版):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Cognition is "the mental action or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ought, experience, and the senses.” Cognitive processes us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generate new knowledge.
在以上这句定义中,我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概念”、“思维”和“信息处理”。我对这三个词的理解如下:提及“概念”这个词,估计得追溯到我们上学时期,各科的老师们一上课就给我们讲各种概念,写讲义,然后是举例,最后是作业反复练习。目的就是让我们对这些概念能够深入理解,进而能够熟练应用。
根据李笑来的分享,他反复地强调:一个人在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就能看出这个人是否聪明。对于这个解释,我非常认可!因为,大脑里存在的概念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思考的质量,更多有益的思考慢慢形成我们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又会让我们拥有更多有益的收获或正反馈。真的是一环套一环,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应该处于“认知”的反面,即我们经常无意识地陷入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这里我还是附上维基百科对此的定义:认知偏差是有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以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误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
现在,我们大致了解了“认知”和“认知偏差”,在我看来,提升“认知”在我们一生的长期成长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里,举三个发生在我身上的”认知偏差“的真实案例,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有意无意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若是我们真正理解了,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事件,可以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这些“认知误区”。
第一个是:赌徒谬误
这个“认知偏差”定义是一种概率谬误,主张由于某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来不太可能发生;或者由于某事很久没发生,因此接下来很可能会发生。
最常见的就是抛硬币,比如进行10次抛硬币实验(注:硬币没有问题),前9次都是正面,那么,最后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正面。现在分析一下,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50%,就算前9次都是正面,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因为,每一次抛硬币都是独立事件,它们之间彼此没有关联。所以,最后一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依旧是:50%。你现在理解了吗?
还有,最近俄罗斯圣彼得堡发生了“地铁恐袭”事件,很多人都说俄罗斯不安全等负面的言论。大家都无意识地陷入了这个“赌徒谬误”偏差陷阱!我抛一个问题,大家仔细想一下:俄罗斯彼得堡近十年里发生的恐袭事件有多少次?再具体分析,在这10年里(也就是3500多天),平均每天发生恐袭的概率是多少?找出数据算一下,结论是: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这是极小概率事件!不是频繁发生的事件,比如交通拥堵,下雨天等。因此,该事件发生后,对于这种极小概率事件,我根本没有多少恐惧的感觉,生活照常过,而且,还会继续去事发的地铁站附近的中餐馆就餐。今天下午(4月5日),我还去事发地献上了鲜花,悼念无辜的遇害者。我的很多朋友们说我疯了,不害怕有危险嘛!其实,我早就分析情况。第一:事发地早就被无数的警察和特工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排除隐患;第二:事发地一定会在这几天重兵把守,保护居民的安全;第三:如果有哪个笨蛋还想在同样的地点以及这个时间段进行袭击,他的智商着实让人着急!所以,我们大脑里一定要有“概率常识”,不能因为极小概率事件,乱了方寸,陷入极度焦虑的困境。
第二个是:基本归因错误
这个“认知偏差”的定义如下:是指人们在评估他人的行为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仍总是倾向于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
比如,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各种轰动性的事件,不管好与坏,我们都会主观性的给该事件找到一个自认为“合理的”理由。
前段时间很火的,“国民老公”王思聪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都说他太奢侈,太炫富了。其实,我们别忘了他的出身和经历。那些消费对他来说就是正常消费,他根本没有必要买这些东西来炫富,因为,“他爸是王健林”这个身份就已经很炫富了。我们经常主观性地把一些结论进行归因,自以为前因后果自洽,其实,往往都是一厢情愿。自己思考和理解错误,还要把罪定给别人。比如,很久以前我就有过这种想法,即有的人突然间成功了或者做成了某件事情很赚钱,就会自以为是地归因他运气比较好,或者有什么人脉关系,才让他成功的。这种想法就陷入了“认知偏差”陷阱,错误归因。
现在,我的认知升级了,思考的角度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肯定是他背后付出了很多,一直在默默努力,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有能力抓住,并且能够成功。我对他不了解,所以,不会随意主观地、负面地评价,我会更加欣赏他,向他学习,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学习。
第三个是:幸存者偏差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偏差的大致定义:其逻辑谬误表现为过分关注于目前人或物“幸存了某些经历”然而往往忽略了不在视界内或无法幸存这些事件的人或物。
发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如下:比如刚工作一年后,由于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时间长了之后,发现某个领域存在“机会”,于是乎就想着自己也可以组建团队,开发相关软件应用,能够为这个行业服务。可以通过销售软件和服务,收取费用。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既然有公司能够在这个行业赚到如此多的钱,我也可以,说不定也能收获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是复盘的过程,就会发现当时的我并没有深入考虑,肯定有早已发现这个市场的人或团队,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这个市场有存在哪些挑战?目前这个市场到底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当时只看到这个市场中成功的公司或团队,他们赚取着可观的利润,自己却忽视了这个市场中存在很多隐藏的风险。我掉进这个“幸存者偏差”陷进的表现还在于:自以为能够组件一支团队,一定可以抢到一定的市场份额。真实过程是,我确实前后花了三个多月一步一步实施,写商业计划书、组团队、找资金、谈场地等等。现实是,失败的结果早已孕育在整个实施过程之中。当时的我还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是属于“创业成功”的那群人之中,根本没有多想关于失败的事情。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大多数都是成功案例,大批大批死亡的创业项目根本没有机会走到大众面前。当时,我就是掉进了这个陷进,还不自知。其实,当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多观察一些事物的本质,多问一些问题,多分析一些失败案例,或许这会让我们在做决策时,更加理性。
那么,如何进行“认知升级”呢?
在这里,根据我花钱投资大脑,跟牛人们学到的套路,给大家分享三个“心法”:
第一:不断学习清晰的、准确的、必要的概念;
第二:通过持续的行动,不断尝试、验证这些概念,使这些概念成为我们思考与行动的参考坐标;
第三:每天反省,复盘一天当中做出的一些决策或行动,哪些是考虑清楚了?哪些是稀里糊涂?进而,不断改进。然后,继续学习、行动、反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自己不断精进。
最后,由于篇幅有限,后续的文章,我会更多分享关于“认知偏差”的感悟。推荐大家阅读《清醒思考的艺术》,会纠正我们很多错误的概念,减少或避免掉入“认知偏差”。
祝大家每天好心情)
【彼得堡来信(论“认知升级”的极度重要性)】Tommy唐国梁,4月5日,彼得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