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先从打造骨架开始

【演讲,先从打造骨架开始】孙振老师三十分钟的微课,似乎让我又重温了那难忘的两天培训时刻。
孙老师选择的主题是演讲的内容与策划,其实这也是我在当时培训课上,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做理工科出来的同学,好像都有一个通病,我们都强调逻辑,然后却又都匮乏于文学表现上的逻辑。显然,上完两天的培训课程,我们的孙振在这一块上非常认真的吸收并消化了,非常赞!并且,他把演讲内容的策划类比为骨肉,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给三十二个赞!而我今天想小小表达的就是我对这个骨肉的骨的一点点感悟。
关于演讲的内容怎么策划,风筝结构确实是非常棒的一个逻辑结构,它就是整个演讲的骨架,不管是先主题再论据还是先论据再总结,都涵盖其中,实际运用中可灵活多变,现在,我已经爱上了这个结构。
我觉得我自己原来算是个临场型选手,因为在我做各种准备的时候,经常因为想表达的内容太多、各种逻辑结构充斥头脑无法取舍,所以经常干脆就不做过多的准备与假设,大致方向和内容不错就行,整体呈现形式全靠现场发挥。听起来临场性发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我自己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蛮糟糕的状态,因为你总会在不经意间或紧张或失控的有一些问题,也很难出什么精品,纯粹有点靠天吃饭的感觉。
但是,原来其实我也可以去做一些变化,从上完课以后,我开始翻出自己之前讲课的主题,尝试着重新梳理,从明确我的观点开始搭建我的骨架,什么内容是论据、论的是什么、先从哪个论据开始,中间如何做起承转合,到最后收尾。慢慢的,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是说原来的结构就不对不好,而是运用演讲内容策划里学的内容去重新梳理后,我发现逻辑清晰了,骨架清楚了,我能够去丰富血肉上的准备可以更具体了,也就是说,其实,我完全可以准备的更充分了。这真是一个极大的惊喜和收获。
参加一次培训,听一堂微课,也许事件很小,但对我有所助益,它就是我要的。
再次感谢孙振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也感谢王坤老师的无私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