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精酿啤酒:是风口还是谎言?( 二 )


02、精酿啤酒的第二面:难以搅局?精酿啤酒的争议点就在于是风口还是噱头 。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9年,国内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占比仅为2.4%,未来受益于消费升级,预计到2025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875亿元,渗透率为11% 。
和其他酒饮品类相比,精酿啤酒的渗透率并不出彩 。
事物具备两面性,精酿啤酒的高端必然会筛掉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从茶饮赛道下沉的趋势来看,精酿啤酒的走势方向存疑,天花板不高的细分品类,加之略高的价格,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不值当”的感觉,毕竟火热的酒饮赛道,能引爆人们味蕾的产品层出不穷 。
或许这正是大型啤酒生产商和投资人对精酿赛道存有疑虑的原因 。
似乎激情有余,而底蕴不足 。
1、大型啤酒商角度
1)、目前依靠啤酒品类的收益,还不到扩展精酿市场的地步 。
2)、精酿啤酒的成本高,价格更贵,是普通啤酒的3-5倍,精酿啤酒的消费群体和啤酒相比要小得多,因此精酿啤酒的消费周期会延长,量小高投入,从单位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周转周期三点来看,和啤酒没有可比性 。
3)、市场教育未完成,一个新的品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促销,啤酒向来以“干杯”的形象示人,精酿的品位性特质似乎与之相冲,要改变消费者认知,需要很长的时间 。
成为行业的拓荒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其先行不如待市场成熟后直接“摘果” 。
4)、精酿啤酒在啤酒的消费量中占比不高,根据2019年数据,中国精酿啤酒占比啤酒比例约为2.4%,对整个啤酒产业来说,还不构成搅局者的影响力 。
2、投资人角度
从精酿啤酒的融资情况来看,今年7月精酿啤酒轩博完成Pre-A轮融资;熊猫精酿完成累计4轮融资,最近一次是2019年B轮;今年7月怂人胆完成Pre-A轮融资;高大师、拳击猫、猴子精酿的最后一轮融资均在2017年,精酿啤酒的融资情况似乎总是止步B轮之前 。
消费|精酿啤酒:是风口还是谎言?
文章图片

投资人处于观望状态,但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却处于增长状态 。
根据观研网数据,2019年,中国精酿啤酒的渗透率仅为1.9%,但2013-2020年精酿啤酒的复合增长率却高达35.38%,远高于啤酒行业的复合增长率-5.27% 。
精酿啤酒的市场处于增长状态,但渗透率太低,和拉格啤酒的基本盘相比,差的太多 。
放在万亿的酒饮市场来看,更是沧海一粟 。
同时高额意味着高成本,一般普通啤酒的批发价只需要3元左右,但精酿是它们的三倍以上,如果一款精酿的进价为10元,通过各种渠道加价,到达消费者就高达二三十元,有的甚至超过一百元 。
高价产品想要打通市场会更难一些,上市的海伦司精酿啤酒的价格均低于10元,海伦司并不打算做纯精酿生意,而本身就走高端路线的精酿啤酒处境尴尬 。
独立的精酿品牌很难成为开拓者,即使它们打开市场,在渠道和资金实力的较量上和大品牌依然不具有可比性,站稳脚跟颇具难度 。
03、未来破局点1、差异化的口味
精酿啤酒比普通啤酒要好喝,味道有上百种可以选择 。
目前对于何为精酿的标准还未确定,不使用大麦以外的粮食作物是判断的核心标准之一,在混乱的精酿市场,口味是最直观的体验 。仅仅基于价格无法区分 。
要想在精酿啤酒界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深耕精酿口味,让消费者为口感买单 。
2、降低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