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们|8000字长文,揭秘95后真实的消费观( 四 )


“马蒂斯”表示,她和身边的姐妹们购买商品的第一出发点永远是提升自己生活质量,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更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
年轻人们|8000字长文,揭秘95后真实的消费观
文章图片

“饼干”认为她自己我消费欲比较低,对“双11折扣奥数”、“脖子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一定要有个撑场面的包包”都这样的话术都敬谢不敏,不沉迷“精致穷”,是一个社畜最大的倔强 。
有的95后甚至一眼识破了“薅羊毛”其实是消费主义的另一种伪装 。
“蔚明”则表示,“薅羊毛”不是吊打消费主义,薅羊毛的人反而会被消费主义绑定得更深,在拼单、抢单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信息、反复尝试,买的东西也未必是自己需要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买而买”,所以她已经永远拉黑了某拼单软件 。
今年26岁的”肠胃不好的未来营养师“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互联网运营 。他表示,营销喜欢把商品和美好生活或者情怀进行绑定,或者进行贩卖焦虑,导致用户的消费点不是从自己需求出发,而是出于周围人的压力 。
他对消费主义的话术非常反感,直言“如果消费不能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那和绑架有什么区别” 。
“lea”说自己在消费时,会提前想一想这件商品的价格是否和价值匹配,如果自己觉得不值就不会买 。不过,她对价值的考虑除了制造成本也会考虑品牌价值,所以,有时候还是会为自己的虚荣心买单 。
22岁的金融学院研究生“欣欣然”认为,对于普通工薪族或者学生党而言,“消费主义”更像是粉饰太平的刷子 。买一杯成本5块钱但卖30块钱的奶茶,追随所谓的“精致”,至少能够给自己营造出一种“生活还很美好”的感觉
。从个体层面而言,生活是需要这种小布尔乔亚式的自我升华的(也可以理解为女大学生偶尔通过交“智商税”换取快乐的理由) 。
4、畅游人间的玩家:对物质商品抠门  更舍得为“体验”付费在这次访谈中,我们发现95后们消费观是多元甚至矛盾的 。
他们非常理智,擅长但又会纵容自己对某一项消费习惯上瘾;他们不忌讳自己抠门,但在某些消费项目上却又异常大方 。总结起来,对95后而言,体验比物质更重要,“曾经拥有”的体验感比物品的恒久所有权更令他们心动 。
“Cecile”表示,她对华而不实的消费和过多溢价的消费很“抠门”,比如大牌的彩妆溢价高,过于时尚的衣服很容易过时,穿过一次就压箱底了 。对于电子产品和家具类产品,会计较一分价格一分货,但对于日常生活和职场提升类的消费绝对不会抠门,另外对体验类的消费也舍得花钱,比如旅游 。
“柏柏”表示自己在“吃”这件事上比较大方(恩格尔系数高),在奢侈品消费上会非常抠门 。
年轻人们|8000字长文,揭秘95后真实的消费观
文章图片

“饼干”对电子消费比较抠门:电脑能查资料、打字就好,手机能追剧、看小说就行,游戏机不存在的,手表也不用,电视机算了吧,但买了个投影仪,因为想一边看小说一边看电影 。在彩妆和衣服上的消费水平也很一般,基本半年补一次货,让自己看来还算新鲜就行 。但是在旅行、饮食、知识付费、家居方面的消费上,她会相对放纵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