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2021 年 6 月 5 日,由 SegmentFault 思否主办的 2021 中国开发者生态峰会圆满落幕。会上,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梁迪发表了主题为《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原文。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大家好,我是梁迪,来自微软中国,负责MVP项目,也就是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最有价值专家)项目的负责人。我负责大中华区,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听了刚才的演讲,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不是独自玩耍的时代了,而是一起成长的时代。
提到微软,大家会开玩笑说是不是卖Windows或者卖Office的,大家对微软还有其他不一样的认知吗?我们都知道微软经历了从比尔?盖茨的时代,到鲍尔默时代(销售出身的CEO)到现在的Satya Nadella(一届草根CEO),很多人说微软的logo我非常熟悉的。但是讲起来,你不就一软件公司卖软件的吗,卖Windows的,我电脑里用的这些软件产品都是微软的。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转型,今天高阳高总提到两年前我们收购GitHub花了78亿美金。微软的开放与转型,大家如果在行业当中,应该多多少少也听到了。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放在Azure云上,虽然Azure非常非常难念,它是法语词,意思是“天蓝色”。Azure也就是微软云,但是人家说微软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跟阿里比起来看不见,没人知道。先跟大家普及一下,微软现在也是主力在推公有云、私有云,如果你看了IDC去年的报告,就会知道微软已经在others那一块里面了,整体来看,微软云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讲了这么多呢,我不是为微软打广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微软也正在经历转型。
但是说到社区这个话题,微软绝对不是小学生。我现在负责的项目——微软最有价值专家项目已经运营了二十七八年,在比尔?盖茨时代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概念。今天我看到这么多厂商重视开发者生态,我觉得特别欣喜,因为社区是社会科学家们都愿意讨论的问题。那我能不能问问大家,你既然来听这个session,那一定对社区有一定的概念了,那在你们的概念中什么是社区?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方方面面都和社区有关联呢?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可以称为社区呢?内容、设施齐全,共同的目标,其实还有更多,比如兴趣爱好。我们至少有共同的目标可以把人群集中在这里,就像今天大家来C场而没去D场、E场,可能是大家都想来学习如何运行健康的社区,不管我的公司To B还是To C,我怎么样去运营生态圈能让我公司的产品通过第三方的声音表达出来。我就先跟大家讲一下社区的概念。
社区概念是什么? “社区”是社会科学家热衷于研究和探讨的概念。其实我们现在的社区概念特别强,比如你住的小区里有社区大妈来通知你打疫苗、排队等信息。我们最初的社区概念是这些人居住在一起,一个实体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现在有很多,比如说微信群、QQ群,以及很多虚拟空间的群体,这些都是社区的概念。大家正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走在了一起,而且社区可以带来更大、更广泛的平台。
社区领袖 那么,我们讲社区领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负责的是一个全球的项目,我是按照美国或者全球怎么样走,中国怎么样走来介绍的,可能跟其他的厂商,比如刚才阿里介绍的多多少少有些不同。其实在他讲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的区别在哪儿,有哪些可以学习、交流、借鉴的地方。最初“MVP”的概念是在篮球领域,大家如果打篮球的话都知道,我们借用了这个名称。当时比尔?盖茨提出的概念,说:“喜欢我们微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小伙伴都可以跟我们一起来玩耍,一起提供反馈意见。你们使用了微软的产品之后,作为用户可以告诉我们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改进?”我今天就想讲讲什么是社区领袖。
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社区的人才呢?通常来讲一个group里面都有leader,leader是最有前瞻思想的人,站在最前端的。我们现在的群体可以分成A类、B类,固有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固有型思维模式,比如我沉浸于自己的学历、自己的工作经验,沉浸于我所认可的一切东西,我不喜欢听到别人不赞同我讲的东西,我沾沾自喜,我站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上,比如说我看到女生穿的衣服我就断定她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通过某个行为举止/口音等固有模式进行判断。但是,面对挑战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就是我一贯认为的呀,我怎么可以再有什么样的转变呢。这种固有型思维模式的人害怕挑战,害怕失败,站在自己的内容里面,站在自己的经验里面沾沾自喜。
另外一种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永远对事物好奇,对新鲜的东西好奇。比如说在技术社区里面,我们就鼓励MVP不停地来充实自己,不是说你今天学了 .net,明天就没有其他的version,对更好的产品,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勇于挑战,当你觉得很难的时候,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跌倒了就再站起来,不怕摔得痛,痛了之后我才知道怎么样下一次可以不摔痛;和其他人学习从失败中站起来;愿意帮助别人成长,而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
那么如何自我评估成长的思维呢?毋庸置疑,A类人是什么样,刚才我已经举例讲了,那B类人呢,我们的智慧有助于成长,求知欲对抗逆境等等。我们自己可以看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座大多数是80后、85后甚至90后、95后,你们是怎么样去评估自己的思维模式,是愿意在固有思维模式里,还是要不断创新,不断改变自己?
以前我们在工作的环境中,或者在大的合作模式当中,习惯于老板给了我项目,我就去拖着老板走,老板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我必须去完成,因为他是给我发工资的人,我必须去拉着他。后来的模式就变成我们比较平等化,老板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向前行,带着我们团队的人一起往前走,他作为指引。现在,leader应该带动所有的人一起teamwork,他来带动整个方向。我想说的这是社区的作用。
那么,社区的领袖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人,就是分享自己的knowledge。我不知道小时候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我要去考试,面对考试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课外辅导书等等。有些小朋友会讲,我看了辅导书考试就会考前几名,可以把其他人抛开。但有的小朋友不仅自己学会了,他还把自己学习的知识跟其他同学去分享,最后大家共同达到目标。我们不是说藏着掖着,自己去单独成长,而是和大家一起去成长的。所以我们定义的Community Leader,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力,让其他人自觉自愿倾听你的建议,愿意和你一起做,我们把这些人定义为Community Leader,也就是“社区的领袖”。
通过社区的学习,其实就等于在为社区做贡献,这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部分。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先看内部。比如你想做技术社区,那什么样的贡献才是你应该要做的贡献?这就比较具体化了,比如翻译技术书籍、写技术博客、写一本技术书籍等,这些都是内部的。那从外部来讲,我们要lead或者参与一些user group 或 meetup,要建立个人的branding,在大会上宣讲,分享自己的知识,在你分享的同时,其他人也认可了你。这些都是从外部和内部的技术社区贡献。
从刚才讲的东西大家可以发现,社区不再是“拥有的快乐”(no longer a 'nice to have')。刚才也讲了,你如果想建立这么一个生态,你要去上层,要得到大老板的支持。所以,现在的生态圈里每个公司想打造的,想用第三方声音去宣传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对公司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不像以前有没有都可以。
社区的核心建设宗旨其实都是一样的。我想说的是社区是中心,社区就是社区,社区不是作为销售、市场或者支持任何其他部门的基础。社区就是pure类社区的概念,就是说我们建设社区是为了帮助公司的产品宣传,聆听他们的反馈,但绝不是作为市场和销售的手段。那么社区和社区的建设者得到了适当的重视和授权,社区的存在也是为了社区和其他成员而建立的。此外,建立一个健康的社区,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每个社区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互相尊重、不欺诈不盗版等等。我们自己的MVP有非常完整的 Code of Conduct 行为准则。有了行为准则,才能确保健康的技术社区发展。现在不光微软,其他的厂也在讲多元化和包容性。包容性是对不同技术的接纳,或者说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不同的观点。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我们的团队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团队。这个是微软的总部,坐落在美国西雅图,这是我们全球的团队。现在各个厂商对生态的投资越来越多,大家可以看到我负责的全球项目只有这么多同事,全球只有15个像我这样的role。今天有人问你的团队有多少人在负责中国地区,就我一个人再加一个助理。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我们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有3600多名MVP。在亚洲地区有900多人,中国地区(包括港台地区)一共是160多名MVP。在接下来的新财年(微软新财年在7月1号开始),我们的增长是25%左右。我们觉得数量没有质量重要,所以我们每一年都在调整不同的策略,看怎样适合每一个市场的发展。我的团队里面有一些是在美国的同事,也有在欧洲的、南美的,有在负责非洲的,也有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同事。
介绍一下我自己哈。我是一个出生在北京的北京女孩,独生子女,从16岁开始在国外读书学习。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从上大学到读Master等,学费全是我一个人赚的,没有用家里的一分钱。毕业之后我就留在了赫尔辛基,在一家电讯公司工作了两年。之后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不同的行业,学校、保险公司、电讯公司,直到2008年回国。回国之后我在Cisco、IBM工作过,五年半之前加入了微软。告诉大家我的journey,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因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了不同的文化,接纳了不同的观点,才让自己变得更具有成长型的思维,永远保持着一颗好奇心,不管年纪怎么样,不管历程怎么样,永远对新的东西保持好奇。而且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讲话的人,喜欢跟别人分享,比如我刚刚听到一些信息,转头加上自己的想法就跟别的人分享。我觉得建设社区必须要有好奇的心,愿意和大家分享的热情。大家可能看到微软在生态上做得不错,当大家看到成功的表面现象时,觉得微软是大厂,有钱呗,或者投的资源比较多。你们能看到一个项目运行27年之久,但在冰山上看到的成功下面,我们其实遇到了很多很多。我可没有刚才国内厂商的这些资源,虽然说我们也一样都是处于画圆的阶段。我运营的项目下面其实也有其他的团队,比如说今天我有同事是负责市场,是做开发者关系的,我们也有同事去运行Reactor Center。大家知道微软在上海有Reactor Center空间,主要是为了帮助开发者,不仅仅是面对微软的爱好者,也会对其他的社区提供帮助。如果你们想使用空间的话,都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申请使用。在北京,我们也很快就会有这样的空间给开发者使用。
说了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社群领导力》。这是我的同事写的书,她用无数的例子解释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社群里。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她老公没有工作,是个无职业者,但他是个演员,什么时候有剧本,就什么时候有工作,有导演来叫才有工作的这种人。他就觉得,生活中我总是在等待的状态,非常非常被动。后来他读了这本书,他觉得跟我相同境遇的人非常多,我们这些零散的演员能不能形成群体形成平台,没有机会演出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去排演,大家在每一次聚会的时候扮演不同的角色,自己给自己创造空间。而且聚会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他们发现信息量大了,可以通过聚会这个平台换取到很多演出信息,大家接戏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讲社区的重要性。
微软 MVP 奖励项目介绍 讲了这么多,我现在讲一下微软MVP项目到底是如何运行的。我们微软MVP奖励项目是面向第三方技术专业人士的全球奖项,已经持续了28年。MVP 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是:APJGC大概900多人,在EMEA欧洲加非洲地区是1500人左右,在北美洲大概是1000人左右,在南美洲大概是400人左右。
我们寻求的MVP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是社区的专家。最重点的是,第一个要对微软的产品和服务非常熟悉,第二点要不停地追求新的知识。他们要非常有热情,勇于分享,帮助别人。如果在座大家知道这样的人,请推荐给我,让我们的社区更壮大。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我们MVP的专长分成开发者和架构师,一共有11个不同的奖项,大家可以到https://mvp.microsoft.com 官网查看更多更详细的技术分类。每个技术分类下又有很多小的不同的技术方向,只要你在同一个技术方向里面,专攻一个或多个都是可以的。
我们怎么来评估微软MVP的社区贡献?产品的反馈和互动是肯定的,网络视频、做mentor、做青年学生的导师、在GitHub上做开源项目、在Gitee上做开源项目,还有在社交媒体(比如微信、QQ)账号上是group leader,还有技术文章、博客撰写,还有论坛发帖、回答问题、撰写、翻译书目等等。授课和演讲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更看重360度能力的MVP,书、写、听这些全部都包括。最后是会议的组织者或支持者,比如我并不善于讲,但是我像波波老师一样善于组织会议,或者有Idea也都是可以的。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MVP的贡献是无偿的,很多人问,我请你的MVP给客户讲课,我要给多少钱?不好意思,这不能算作是社区贡献。我们衡量能否成为MVP,主要是看他们做出的免费社区贡献。社区贡献就等于说是免费的,这类贡献会算作是社区贡献。MVP做出来的所有贡献虽然是免费的,但为了感谢MVP平时做的这些贡献,微软给MVP项目提供了一些专属的权益。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一个是职业平台能力的提升。我们知道很多人平均在项目当中待15年、20年,也有平均两三年的,成为MVP之后又离开项目了,因为他们成为了微软的员工。这也算是我们微软HR的蓄水池吧。大家在熟悉了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我们也逐渐发现他们符合微软员工的条件。还有就是大家彼此熟悉,彼此联系,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我认为平台比其他专属权益更重要,而且可以提升个人的branding,比如微软每年的大会,Ignite、Build等。拿以前的惯例来讲,以前我们还有线下大会的时候,50%的演讲老师是从MVP里输出的。build大会以前是线下大会,从去年疫情开始就变成线上大会了,以前build大会一票难求,我们会把票优先提供给MVP,当然票不是免费给的,这个票还是很贵的。我们每年都会有资金支持,还有特定活动的差旅报销。在技术方面,全球每一名MVP都有三次global提供的技术支持机会。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年都有全球峰会,目前因为疫情原因停办了两年。我们会让全球所有MVP从世界各个地方自己买票(机票我们不负责,但是负责住宿以及在当地几天内的学习、吃住),这其实是非常非常好的机会,让全球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坐在微软总部的办公室里和产品组一起交流。通常我们大会是四天半左右的时间,大概有700多个技术session,除了讨论技术之外,我们也会安排很多其他不同的活动让大家更加熟悉彼此。我们的生态圈更全球化一些,因为我自己个人参加过很多很多次大会,每一次跟不同的MVP交流都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欧洲和美洲是不同的,美洲跟亚洲也是不同的,大家的参与形式、态度、讨论的内容真的完全不一样。
说回MVP项目,我们还有Azure的订阅,虽然在座知道Azure的人并不是特别多,但是一旦成为MVP,比如Developer Technology、Microsoft Azure这些我们都会有1200美金/年的Azure Credit可以使用,至少对个人的搭建/测试搭建等是足够的,这也是微软用另外一种形式回馈MVP。
再有就是基础设施,我们有微软的办公室,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微软办公室参观。我们还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些空间,这些都给MVP提供了一些活动的基础,MVP就不需要再为了找场地而费脑筋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跟Satya的欢乐时光。回到五年前,我们那时候在Ignite大会上,那时候还叫Tech Summit,我们给MVP在这种大会场景下有专属的权益。MVP有专属的注册通道,在大会最前方也有MVP的方阵,MVP的讲师都统一着装,最后我们还会有跟Satya合影的机会。在MVP里面还有一些初创企业的人,他们也有机会一对一地和Satya做交流。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其实我也服务过很多不同公司,像IBM、Cisco,我最喜欢微软,为什么呢?在微软待下来之后,一是因为项目让我觉得非常非常感动,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群,有这样的热情,而且真的是不提报酬和代价的,义无反顾的。比如说像今天,我们大家都没有选择躺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我们同时由MVP在组织做The Best Build in China的活动。他们每个人都不是为微软工作的,也不是拿微软工资的,他们就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意为它宣传,因为他使用得非常好,所以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微软现在最大的学习平台叫MS Learn,MVP都是自己先去学,总结发现这真的是个好东西,再跟社区的其他人分享,通过写博客文章去更多地宣传。我觉得非常的感动。再有微软的公司文化让我觉得是可以退休的公司,这里没有特别 hierarchy。亚洲大家也知道,在公司里工作,你的老板就是everything,因为你的升职加薪等都源于你的老板。老板今天要一个东西,不管今天是星期日还是星期六,你就必须马上回复他,对吧?但是我觉得在微软没有谁高于谁,大老板也好,CEO也好,在电梯里相遇就可以跟他讨论和交流,这让我感觉非常平等,非常尊重。我们公司一直推广大家要互相尊重,我觉得这个特别echo到社区的概念吧。
如何提名新的 MVP 如果你们身边有深谙微软技术乐于社区贡献的技术达人,可以请微软的员工和现任的MVP,登录官网https://mvp.microsoft.com/en-...进行提名。只有微软的员工和现任的MVP才可以提名,我们对质量把关很严格。推荐人需要对候选人很了解知道这个人能给我们项目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们想比较精确,而不是大范畴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到这个项目里。所以,现在MVP的含金量相对来说非常高。关于MVP的提名步骤,大家可以到官网上查看。
我们的评选流程是被提名之后,提名人会收到邮件,之后就可以陆陆续续来填写你在过去12个月内的线上线下贡献。我们每个月都会评选一次,一年有12次的机会,每一个想参选的人会在系统里保留90天的时间。如果你填完了之后,觉得不太好还可以修改。如果觉得完成了,我就会送到美国去。怎么样评选呢?不是说我觉得你ok就ok,是在3600多人当中,比如说我们有11个不同的技术方向,那么我们同一个技术方向现有的MVP会做之间的比衡,也就是说人家一年当中做了多少社区贡献,那么候选人至少跟他差不多的概念才可以当选MVP。这是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审核,初选和复选。当选时间是每月的一号收到通知。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扫码关注微软MSDN,获取更多微软一手技术信息和官方学习资料!
浅谈健康技术社区与微软MVP打造之旅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