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霍顿|非甲非乙,新病毒是何方神仙
2020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获奖理由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授予研究病毒的科学家,具有特殊的意义 。
文章图片
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荣获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多种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目前已知有甲、乙、丙、丁和戊五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危害最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病毒性肝炎,而乙型肝炎感染者约3.9亿人,丙型肝炎感染者约1.5亿人,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也是一类古老的人类疾病,其感染人类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万年前 。但是其致病机理直到最近几十年才逐渐弄清楚,这主要得益于很多充当病毒“猎手”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军队中都出现大量肝炎流行,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 。一些科学家通过将肝炎患者的粪便或消化液喂给志愿者,或将患者的血清注射到志愿者体内,发现至少存在两种传播途径不同的肝炎 。1947年,英国科学家麦卡勒姆(F.O. MacCallum)首次将当时发现的肝炎划分为流行性肝炎和血清肝炎两大类,前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潜伏期短,即目前熟知的甲型肝炎,后者主要通过输血等方式传播,潜伏期较长,即乙型肝炎 。
弄明白肝炎的传播途径后,还必须知道这些肝炎到底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才能彻底阻止肝炎的流行 。美国遗传学家巴鲁克·布伦伯格(Baruch Blumberg)无意中发现了血清肝炎即乙型肝炎的致病微生物,揭开了围猎肝炎病毒的序幕 。
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的巴鲁克·布伦伯格正在全世界旅行,忙于收集各地的人类血液样本,以研究人类的遗传变异,重点想弄清楚遗传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1964年,他和同事在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表面抗原,布伦伯格将这种表面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不久,布伦伯格实验室一名技术人员碰巧也感染了乙型肝炎,结果这名技术人员与其他一些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均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因此布伦伯格推测这种抗原与乙型肝炎密切相关 。1970年,英国科学家大维·戴恩(David Dane)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乙肝患者血清中存在病毒颗粒,确定乙肝是由病毒引起的 。布伦伯格和同事发明了乙肝病毒血清筛查方法,以阻止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他们还开发出第一代乙肝疫苗,大幅降低了乙肝感染率 。
由于在乙肝病毒传播方面的出色工作,布伦伯格与另一名美国科学家丹尼尔·卡尔顿·加杜塞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分享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加杜塞克因揭示新几内亚库鲁病的病因而获奖 。库鲁病与羊的瘙痒症、疯牛病一样,都是朊蛋白病毒引发,主要因为新几内亚库鲁部落有食用死去亲人大脑的习俗,使得库鲁病得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后来由于食人习俗的根除,库鲁病也在人群中逐渐消失 。
新病毒是何方神仙?
布伦伯格在发现乙肝抗原的过程中,他的一名临床研究助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哈维·阿尔特 。阿尔特1935年出生于纽约,1961年开始到国立卫生研究院担任研究助理,协助布伦伯格发现了乙肝抗原 。1966年之后,阿尔特开始带领团队独立开展研究,不过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病毒性肝炎 。
推荐阅读
- 迈克尔·杰克逊|香港富商孙女在韩整形身亡,与迈克尔·杰克逊死于同一麻醉药
- 迈克尔·霍顿|诺奖颁发背后:它是全球导致死亡的10大感染病之一,却鲜为人知
- 迈克尔·霍顿|解读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迈克尔·霍顿|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