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入手暴亏662万、全家蜗居老破小,我只给孩子换来一个“渣小”

投稿|一入手暴亏662万、全家蜗居老破小,我只给孩子换来一个“渣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显微故事,作者 | 蜜斯桃、钱芳琳、施嘉翔、马孔多、王佳佳,编辑 | 卓然
那些举家出力购置学区房,希望给孩子换一个牛小的家长们,现在都怎样了?
不久前,讨论已久的“多校划片”在北京西城实行,打破了很多人的幻想 。
那些在2020年7月31日入学政策实施后重金押宝西城顶级学区房家庭的孩子,面临着被调剂到周边普通学校的情况 。
再后来,“731政策”被全国家长们视为学区房变天的风向标 。
一方面,很多企图通过学区房投资、炒房的人认清现实,对“学区房只涨不跌”的信仰崩塌 。
但另一方面,有些耗尽全家财力购置学区房,打算为孩子博一个光明未来的家长们也“竹篮打水一场空”,既失去了优秀学校的入学资格,也遭遇了“一购房就亏损”的局面 。
紧接着,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一线城市纷纷推出和学区房有关的新政:深圳一学区房在政策后甚至狂降662万元;“花大价钱置换的学区房,孩子却被调剂了”;“买了学区房,却因学区政策朝令夕改,导致年限不够、或因二户三户之差面临统筹”......诸如此类的情况屡见不鲜 。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就是一群购置学区房的家长们,他们之中:
有的人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先是赴海外生子,没想到遭遇疫情依然需要回来置办学区房,紧接着又赶上了学区房政策,最终斥资千万只换来了一个普通小学的入学资格;
有的人在政策颁布前购置了学区房,占用了自己的购房名额,最终孩子不仅上不了重点学校,全家也只能蜗居在“老破小”;
有的人本身是北京西城区学区户口,但依然想给孩子博取一个更优质的学校,被中介哄骗购置了学区房,结果重资置换房产后反而降低了原有的生活质量;
还有的人虽然有优质学区,但并不看好学区房的未来,认为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孩子自身、以及当地的高考环境,否则学区房只会变成孩子身上无形的、无法承受的压力 。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美国儿子”上不了海淀牛小“疫情、731政策、创业失败,我花千万也换不回孩子的好教育了”
陆永安 北京 42岁 购置海淀世纪城金夕园学区房
花费上百万拿下学区房,最后只能被分配到普通学校,对家长们而言,那天价的学区房又有何意义在呢?
前几年,我所在的公司前途光明,手上也有了些积蓄,让我开始计划起家庭的未来 。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接受更好的国际化教育,我花费50多万元带着媳妇远赴美国生产 。
儿子一出生就是美国户口,这并不是我不爱祖国,而是,作为非京籍户口,想要在北京立足,孩子上学就是这个家庭“天大”的事情 。
为此,我们夫妻做足了打算 。我一心努力赚钱,全围绕着这个家 。
原本想着儿子从小可以读私立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到再大一些就送出国,接受国外教育,这样就一劳永逸了 。
可没曾想,一场疫情打破了我的出国梦 。
现在可倒好,儿子眼看要上学了,疫情来临,国外的情势远不如国内安全 。
我思虑很久,终于下定决心,除了牟足劲赚钱,还外加全家东拼西凑了750万买了一套位于海淀世纪城金夕园的学区房 。面积虽仅有80平,但儿子上学总算是有着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