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真凶”不是黄曲霉素,而是它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杭州日报、新闻晨报、辽沈晚报、人民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这几天,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一起家庭聚餐引发中毒的事件,深深牵动着大家的心 。
酸汤子|“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真凶”不是黄曲霉素,而是它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从家属处获悉,在牡丹江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李女士前日已不幸去世 。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 。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 。
酸汤子|“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真凶”不是黄曲霉素,而是它
文章图片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
【酸汤子|“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真凶”不是黄曲霉素,而是它】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酸汤子|“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真凶”不是黄曲霉素,而是它
文章图片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 。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 。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
秋冬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01、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
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
02、预防蘑菇食物中毒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