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少有人知!

早在2000年前 , 孔子就说过:三十而立 , 四十不惑 , 五十知天命 。
人到中年 , 褪去了浮躁 , 越来越明白:争争吵吵 , 不如修身 。
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句俗语“四十不多欲 , 五十不多情” , 便是民间百姓对于修身的高度总结 。
这句俗语后面还有更经典的5个字 , 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
俗语|“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少有人知!
文章图片

1
四十不多欲
这句俗语是想告诫我们 , 人过四十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 否则便会伤害身体 。
在古代 , 四十岁被叫做“不惑之年” 。
据统计 , 汉代百姓平均寿命22岁 , 唐代27岁 , 清代33岁 , 直到民国时期也才35岁左右 。即便是养尊处优的皇帝 , 平均寿命也不过四十岁左右 。
因此对于古人来说 , 四十岁以后 , 是人生倒计时的开始 。
而所谓“四十不多欲” , 指的是人到了四十岁 , 就该考虑收心 , 淡化欲望了 。金钱、权势、荣誉、美色固然吸引人 , 但也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
毕竟 , 雄心是主观的 , 而身体是否支撑得起是客观的 。
正如古人所说:“纵欲之乐 , 忧患随焉 。”
人到了四十岁 ,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从养生保健作为出发点考虑的话 , 也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
作为现代人 , 刚刚进入不惑之年 , 正是家中的顶梁柱 , 上有老下有小 , 更要保重好身体!
2
【俗语|“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少有人知!】五十不多情
这句俗语是要告诫我们 , 人过五十要学会知天命 , 不要太情绪化 , 该放下的就放下吧 。
在中医理论上 , 有“抑郁成疾”的说法 。意思是压抑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 会导致疾病缠身甚至影响寿命 。
西医理论上 , 也认为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控 , 会导致人体激素混乱 , 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 。
有位老先生 , 常常去家附近的一所报刊亭去买报纸 , 在接过报纸后总会顺口说上一句“谢谢” , 可是报刊亭的老板总是无动于衷 , 永远保持着一副冷漠、傲慢的样子 。
邻居看不过去 , 就问老先生:“他的态度那样不好 , 为什么还总在这里买报纸呢?不如去别的地方呀 。”
老先生笑着回答:“为了与他赌气去其他地方买 , 我要多绕一圈 , 太过麻烦;再说了 , 没有礼貌是他的问题 , 我何必为了他让自己也心情不好呢?”
那些只需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 一转身就能过去的事情 , 又何必要让自己气上一整天呢?
遇到糟心的小事 , 扭过头忘了便是 , 耿耿于怀 , 只会为自己徒增负累 。
就像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 到最后才发现 ,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
所谓“五十不多情” , 便是说人到五十岁 , 身体机能处于衰落的状态 , 如果还因为生活琐事而导致情绪波动、心态大起大落的话 , 对寿命也会产生巨大危害 。
很多老年人因为生气、愤怒等刺激因素 , 出现病危状况就是典型的例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