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防治:道阻且长,长期规范管理是良策( 二 )


慢阻肺防治的核心在早诊早治和长期管理,而关键就在基层 。如何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治能力,是决定我国慢阻肺整体防治水平的关键 。
“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是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和杨汀教授牵头在全国开展的慢阻肺筛查和管理项目,截至目前开展3年,已覆盖全国28个地市,开展120余万人次慢阻肺筛查、17万人次肺功能检查和近2万例慢阻肺管理随访 。
“幸福呼吸”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落地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调查和完成了我国慢阻肺诊治现状的报告,为未来我国慢阻肺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项目团队联合各地区医院开展的慢阻肺临床研究和康复研究,在持续的实施过程中,将有望产出适于国人的慢阻肺防治策略 。
03
长期规范管理
是应对慢阻肺良策
基层医务工作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和基础,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诊机构,在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可发挥重大作用 。
但目前,慢阻肺在筛查、诊断、管理方面利用肺功能检查技术严重不足 。
另外,我国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于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健康危险认知不足,更加缺乏早期干预的意识 。面对人数近1亿的慢阻肺患病群体,如何能实现早期筛查、规范治疗、有效防控和管理慢阻肺,已成为各地基层卫生机构迫切需要指导的难点和重点 。
我国目前仍缺乏一个打通社区医院和二三级医院的慢阻肺防诊治体系,阻碍了慢阻肺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 。
社区医院无法处置的慢阻肺患者缺乏向上转诊的通常渠道,三甲医院出院时制定的治疗方案在社区中亦得不到贯彻和坚持 。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也无法便捷地在身边的社区医院获得慢阻肺长期管理 。
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在王辰院士和杨汀教授的努力推动下,在我国基层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分级诊疗建设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开展的众多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未来,慢阻肺的规范化管理和呼吸康复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用脚丈量、用心体会这其中的点滴历程和收获,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得到规范的长期管理,享受呼吸的幸福 。
策划:方彤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黄可 牛宏涛
编辑:胡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