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做些什么?

新生命的诞生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在妈妈承受巨大分娩疼痛的同时,宝宝也在努力挣扎,拼尽全力挣脱熟悉的小房子,来到这个新鲜的世界 。
终于宝宝顺利出生了,妈妈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不过刚刚来到这个新世界的小宝宝,要迅速唤醒身体的各项机能来适应新环境 。
宝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做些什么?
文章图片

第一声啼哭:刚出生
在出生之前,胎儿靠脐带传送母亲血液中的养分为生 。他的肺部还不能运作 。胎盘保证着母亲富含氧气的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 。
出生后,接触到空气,他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于母亲,他开始呼吸,心脏和肺部开始循环运作 。空气充满了他的肺部,肺泡扩张,很快,你就听到了这历史性的第一声啼哭 。
第一次吃奶:出生后半小时内
据研究证明,婴儿生后半小时左右可出现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早吸吮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
另外,初乳贵如油,妈妈们千万别迷信老说法,把“看起来黄黄的”、不太干净的母乳挤掉放弃,要知道初乳中含有多种珍贵的免疫因子,能够有效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
宝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做些什么?
文章图片

接种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
宝宝在出生之后的24小时内,必须接种两支疫苗,分别是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第一针 。
很多新手妈妈很疑惑:为什么我的宝宝打预防针的时候完全没有哭呢?是因为他是个勇敢的宝宝吗?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另外一些妈妈则反映她们的宝宝在打完针后象征性地哭了一两声 。
事实上,5个月前宝宝打预防针不哭或者延迟哭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小宝宝的末梢神经发育还不完全,对快速尖锐的刺激没有大的反应 。
排胎便:出生后24小时内
当宝宝还在你肚子里时,这种绿黑色的东西就在他小肠内了,现在宝宝肠子蠕动正常了,便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 。
通常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胎便差不多就排干净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你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带有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 。
宝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做些什么?
文章图片

生理性体重减轻:出生后24小时内
新生儿在出生前长期浸泡在母体的羊水中,当他们出生后,需要在干燥的空气中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同时还有大量胎便排出体外,所以体重会减轻 。
【宝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做些什么?】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体重开始下降,出生3~5天后体重开始回升,如果此时还有体重减轻的情况,医生就会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