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食用进口冷链食品 感染病毒风险很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图片
近日 , 北京加强交通运输环节防疫 , 落实冷链食品运输工具消毒防疫措施 , 进一步发挥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作用 , 所有入市交易冷链产品都要纳入 , 做到“不消毒 , 不入库”“不验核酸 , 不入库” 。徐 骏作(新华社发)
文章图片
11月1日 , 在山东省荣成市石岛新港码头 , 当地海关部门采用新型口岸检疫方舱 , 对停靠码头需要下船的船员进行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核酸样本采集等工作 。李信君摄(人民视觉)
文章图片
8月7日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一家农贸市场 , 疾控人员对一处肉类摊点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 。唐 克摄(人民视觉)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中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 , 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
同时 ,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 , 波及省份增多 , 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 , 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
对此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措施和技术指南 , 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货物源头管控、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和从业人员防护等 。日前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 介绍了冷链食品管理与冬季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 。
目前并未发现直接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近期 , 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对此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解释说 , 一方面 , 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 , 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 , 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 , 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
另外一方面 , 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 , 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力度 。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 , 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这从侧面说明 , 中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 , 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 , 及时应对处置 , 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
“总的来看 , 阳性率是比较低的 。”李宁说 , “截至目前 , 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 , 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
自从发现冷链食品的包装和疫情有比较大的关联以后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表示 , 目前感染事件都发生在低温冷冻食品的流通环节 , 如卸货、搬运等操作过程 。做好消毒处理 , 食用进口冷链食品 , 风险很低 。
防止国际物流作为病毒的载体把疫情传入中国
推荐阅读
- 国务院|国务院出指南:建议你别这样洗“生肉”!
- 国务院|国务院发文!“育儿假”要来了!
- 新冠疫苗|关于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国务院发布12个权威解答
- 国务院|史无前例!国务院明确:你的医保能给全家用!但这钱变少了
- 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 正在研究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
- 疫苗接种|最大规模集中疫苗接种来了!
- 钟南山|钟南山:联防联控仍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治疗要中西医并重
- 口罩|国务院发布最新指引:戴口罩有新要求!涉及所有国人!尤其是老人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我国3条技术路线5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磅!新冠疫苗“大前提是为全民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