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探访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安宁疗护,让生命从容谢幕

“生命的尽头,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令许多病人、家属,甚至医生难以解答 。每个生命从降生开始,又在走向死亡 。死亡,这是一个沉重而无法回避的话题 。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泰戈尔的诗句表达着一种平静自然的生死观 。落叶般从容,仿佛也是死亡最美好的姿态 。
在北京协和医院有一个安宁缓和医疗组,这里的医务人员们每一天都在帮助那些徘徊在生命终点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从容地处理好这段人生最后的旅途 。
北京协和医院|探访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安宁疗护,让生命从容谢幕
文章图片

生死两相安
“宁大夫,我今天来一共要办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是感谢您,感谢您这些年对我们老两口的帮助 。第二件事儿是把我自己交给您 。”
73岁的苏大爷一进老年医学科宁晓红大夫的诊室,就热切地打起招呼 。他握住宁晓红的手,语气里是感激和亲近,脸上挂着笑意 。话说到最后,声音突然有些颤抖,眼圈也不易察觉地红了 。苏大爷有些不好意思,调整了一下,很快恢复了平静的状态 。
不解内情的人,可能不会想到,来诊室“道谢”的苏大爷,其实刚刚送走了自己的老伴儿 。
2017年4月,苏大爷的老伴儿肺癌复发,并迅速转移到全身各处 。老两口先后问诊了多家大医院,病情已至晚期,不能进行化疗,基因检测也没有找到靶点 。“专家说,要想维持下去,只能‘盲吃’靶向药 。”
苏大爷和老伴儿多年相伴,感情深厚,坚持要带老伴儿治下去 。但靶向药治疗每个月数万元的费用,对于苏大爷一家来说,是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 。该怎么办?苏大爷找到了宁晓红,希望她给走在生命最后一程的老伴儿指指路 。
“您觉得行吗?”听苏大爷老两口说明来意后,宁晓红没有像一般的医生一样,直接给出建议 。她想先了解一下患者和家人的需求 。“肿瘤科大夫说,想活下去只能吃药 。但经济负担确实重,而且老伴儿吃完药肚子疼 。”了解苏大爷老伴儿的病情,宁晓红认为肚子疼应该是服药的副作用 。斟酌之下,她认为苏大爷老伴儿的用药可以酌情减量 。
“当时,有的医生断定老伴儿只能活两个月 。最后,她又陪了我三年多 。她走得很平静 。”三年多时间里,苏大爷每隔两三个月准会到宁晓红诊室来坐坐 。除了咨询支持治疗的方案,更重要的仿佛就是“聊聊”而已 。为了开解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的志愿者团队与苏大爷还建立了微信联系 。“当我们需要时,志愿者老师们会来到家中陪伴,开解我们的情绪 。”
苏大爷这次来,就是为了将老伴儿离世的消息告诉宁晓红 。“她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这意料之外的三年多,我已经太感恩了 。”苏大爷说得平静,宁晓红听后却红了眼眶 。
苏大爷岁数大了,身上毛病也不少 。忙活完老伴儿,今后他想好好照顾照顾自己 。就这个问题,他跟宁晓红聊了许久,郑重地把自己“托付”给了宁晓红 。
苏大爷的状态,是宁晓红感到特别欣喜的 。他没有沉浸在爱人离世的哀伤之中,以积极的状态面对以后的生活 。“这是我们在安宁疗护的过程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那就是‘生死两相安’ 。”宁晓红说 。
一封寄给未来的信
“齐齐你好,请允许我称呼你的小名,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你的妈妈就是这么叫你的 。有没有遗憾妈妈今天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你的妈妈在天上看到今天的你一定特别特别的欣慰……”
【北京协和医院|探访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安宁疗护,让生命从容谢幕】这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一个今年只有十岁的小男孩儿齐齐,将在多年后自己的婚礼上,收到这份致辞 。在这封信里,鲜活在他十岁以前记忆里的美丽母亲,絮絮地追忆着他儿时的往事,诉说着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和祝福 。这封信的执笔人,是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的医生戴晓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