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就不能再喝奶了?

乳糖不耐受(LI)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可高达 46.9%~70.0% 1,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 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水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锌等 。故本文就乳糖不耐受的发病原因、临床分型、治疗方法等做一概述 。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当人体摄入牛奶及乳制品时,由于肠道粘膜中的乳糖酶不足, 而导致的一种乳糖吸收障碍现象,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腹泻、腹痛、腹鸣等症状 。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便秘 。
一些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还可通过改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引起全身症状,如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口腔溃疡、各种过敏反应等 。据统计,这种全身症状在乳糖不耐受患儿中的出现比例大约在 20%~86% 。
乳糖不耐受临床分型分为 4 种:发育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其中,发育性乳糖酶缺乏主要见于早产儿,原发性乳糖酶缺乏为中国大多数的发病类型 。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分型和症状的不同而不同,若患儿消化道症状不严重,也不影响生长发育,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但若症状严重,如腹泻次数较多 (4 次/d)、体重增加缓慢的新生儿和婴幼儿,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 。
饮食治疗方案
1.选择饮用酸奶3
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通过产生 β-半乳糖苷酶可降解乳汁中的乳糖;此外,酸奶的半固态状态也会延缓胃排空和减轻胃肠道运输负担,从而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 。
2.少量多次饮用牛奶
分次喝牛奶不但可以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同时还可刺激肠道产生更多的乳糖酶 。但此方法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儿 。另外避免空腹饮牛奶,如选择在餐后 2 小时或者饮用牛奶前食用一些其他东西(如面包、饼干等)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
3.饮用去乳糖或低乳糖的奶制品
对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患儿需长期应用去乳糖奶粉喂养,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牛奶均不含乳糖 。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者的临床症状与进食乳糖的量密切相关,因此如有严重症状可先应用去乳糖奶粉喂养,待症状缓解后再选用低乳糖配方奶喂养,之后可逐渐增加摄入乳糖量或少量多次以建立乳糖耐受 。
4.食用含有乳糖酶的奶粉
此种情况的消化吸收与奶粉所含乳糖酶的量相关,乳糖酶含量多的奶粉消化吸收相对较好 。
5.食用含单糖类食物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果糖 。选择含有此类化合物的食品来代替含乳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人体更快的消化吸收 。
药物治疗方案
饮食很重要,药物治疗也不能少 。
1. 补充乳糖酶?
应用乳糖酶制剂治疗理论上克服了无乳糖饮食的缺点,它可使患儿,尤其对于发育型乳糖酶缺乏的早产儿,在保证婴幼儿不改变原有饮食结构的同时继续从母乳中获得抗体等有益成分 。但乳糖酶的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因此限制了其发展 。
目前已经投放市场的乳糖酶产品有克鲁维酵母制备的乳糖酶、黑曲霉制备的真菌乳糖酶 。目前商业用酶源种类中,一般认为酵母 (如乳酸克鲁维酵母、脆壁克鲁维酵母) 的安全性最高 。
母乳喂养患儿可在喂养前添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患儿则需乳糖酶同奶液混匀后喂养 。
2. 补充益生菌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益生菌可缓解患儿乳糖不耐受症状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2017 版)和《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 版)中提到,目前用于治疗乳糖不耐受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嗜热链球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等?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