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如何更精准地保卫我们的肺?

新冠肺炎会不会转化为肺癌?疫情防控常态化会给肺癌患者带来什么影响?这是疫情触发的肺癌防治新问题 。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调查周刊
采访人员:屈婷
17年来 , 创办“抗癌厨房”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 , 见证了数以万计的癌症家庭经历辗转求医、反复治疗的苦楚 。
“地方上不会看、看不了 , 最后还是要到肿瘤医院来 。”万佐成总结道 。
“抗癌厨房”其实是一间露天小吃店 , 开在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里 。大家称它为“抗癌厨房” , 是因为做饭的都是肿瘤医院的病人及其家属 。
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已经成为“半个”癌症专家 。据他观察 , 肺癌病人是最多的 , 因为“抽烟的人多嘛 , 还有这个癌跟环境污染有关”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最多 , 也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 发现时基本上到了中晚期 。
新冠肺炎疫情下 , 呼吸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万佐成关闭了“抗癌厨房” , 改成自己下厨 , 然后无接触地为患者送餐 。
“得病的人心情好 , 才会好得快 。”他对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说 , 肺癌不传染 , 希望大家不要歧视患者 , 要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希望 。
肺癌发病人群呈“两头翘”的趋势
这是一组严峻的数字:我国肺癌每年新增发病约78.7万人 , 死亡约63.1万人 , 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1.5人患上肺癌 , 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五分之一 。
在日前举行的中美国际肺癌多学科论坛上 ,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说 , 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其领衔的肺癌诊疗多学科团队的最新调查显示 , 肺癌发病率在40岁以上人群中急剧上升 , 在80至8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 。
对于中国来说 , 疫情防控常态化将长远影响一系列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 。肺癌无疑是其中最为艰巨的挑战——连续10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位居恶性肿瘤之首 , 发病人群呈现中青年和老年人“两头翘”的趋势 。
该调查还显示 , 我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此外 , 城市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低于农村地区 , 而女性肺癌发病率则相反 。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办公室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则表明 , 根据2005到2014年的10年数据分析 , 我国肺癌防治情况呈现以下趋势:老年患者、女性患者、晚期疾病患者比例增加;吸烟率在下降 , 但吸烟暴露持续高水平;腺癌取代鳞癌成为主要病理类型;医疗费用大幅增加等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 , 我国肺癌防治工作也在“升级” 。原卫生部于2008年启动了国家癌症登记和跟踪计划 , 癌症登记处的数量从2008年的95个增加到2019年的574个 。面向大规模高危人群的城市癌症和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分别在2012年和2005年启动 。去年 , 健康中国行动宣布开展面向2030年的癌症防治行动 , 明确了提高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等一系列“硬指标” 。
权威肿瘤专家疾呼 , 尽管医学进步带来了战胜疾病的希望 , 但呼吸健康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 需要全社会携手应对 。
现实困境:首诊科室决定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揪心的故事:一位从事胸外科工作17年的医生发现 , 做了半辈子机械维修工的父亲得了肺癌 , 发现时已淋巴结转移 。有职业暴露史的父亲是肺癌高危人群 , 为啥自己却忘记了?自责和心疼让这位医生泪如雨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