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天下苦“眼镜贵”久矣( 四 )


文章图片

除了各种实体店的各种“坑蒙拐骗”外,眼镜行业的另一个乱象之源,则是炒作各种营销新概念 。
最近几年防蓝光是个特别火爆的概念,一些商家为了高价销售产品,夸大、虚假宣传防蓝光产品功能,过度解读蓝光的危害 。号称戴上了防蓝光眼镜,就可以有效防止视网膜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防止干眼病与视疲劳 。
然而,根据当前研究,除了特殊情况,没有证据显示来自电脑和手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损害 。
消费|天下苦“眼镜贵”久矣
文章图片

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概念是超轻镜框,7-8克超轻纯钛镜架被吹得神乎其神,价格翻几番也不在话下 。
但其实销售员不会告诉你,眼镜的重量大头在镜片上,相较于动辄40-50克的镜片,7-8克的镜架实在说不上刚需 。
这导致了普通消费者在配镜片、买眼镜的时候都陷入了这样的怪圈:眼镜价格越是抬高,消费者越觉得便宜没好货,甚至还有便宜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错觉 。
消费者普遍都会觉得100-200左右的眼镜都不敢戴,实际情况是如果不考虑美观,几十块钱的眼镜都“能用”,可最后却没人敢买单 。
如此一来,商家和消费者普遍都存在信任危机 。商家觉得消费者很难搞,说啥都觉得贵,不理解人;而消费者却觉得商家肯定又在忽悠人,不能信 。
在资本退潮,搅局者电商落幕后,市场鱼龙混杂导致了市场集中度低,店面多、小品牌多,行业乱象频频发生 。难有品牌商通过规模效应大幅度降低价格,都纷纷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残酷“内卷”之中 。
整个上中下游,从生产者到经销商最后到普通消费者,无一不是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
04、路在何方,何时能够实现眼镜自由?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点,就会发现其实眼镜行业是有钱赚的,暴利的源头就是国外厂商通过眼镜产业链垄断来牟取暴利 。
镜片材质主要是树脂,从上游产业链来讲,日本韩国基本垄断了镜片原材料市场 。
日本三井化学占据了高折射率镜片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在收购了韩国大田的KOC Solution后,现在整个原材料市场一家独大 。
眼镜的核心在于镜片,镜片的核心在于折射率 。目前1.67甚至于1.74的高折射率产品,基本都是被蔡司、依视路等国外大厂垄断 。
消费|天下苦“眼镜贵”久矣
文章图片

目前,全球最大的眼镜和镜片生产商是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 Luxottica)集团,在疫情前,年营收大约在160亿欧元左右,年利润18亿欧元左右,市值超过460亿欧元 。
整个镜片行业高端市场,定价权则几乎完全掌握在欧美大厂手中 。
如果你600度及以上近视,需要佩戴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的高折射率镜片,还只能从欧美大厂拿货 。
消费|天下苦“眼镜贵”久矣
文章图片

自从1995年进入中国,依视路一连串收购,目前在中国镜片市场稳占首位,市场份额超过20%;卡尔蔡司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5.1%;排在第三的万新光学,虽然是国产厂商,但同样被依视路抢先入了股 。
就目前来说,国内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品种,与国际领先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的镜片技术水平,只处于让1.74镜片合格出厂的初级阶段,光学性能和膜层设计水平都较低,自然也难以实现防油污、染色、变色等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