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作者:腾讯医典医学团队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即使双脚不出门,也能洞悉天下事 。
这些年,朋友圈几乎是社交最忙的地方,也成了各种谣言集散地 。
特别是癌症相关的信息,真假难辨,一不小心,你的好心分享就变成了谣言帮凶!
今天,典叔整理了朋友圈流传最广的九大癌症谣言,邀请大家进入辟谣【闯关模式】,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这九道题卡,你能冲到第几关?
(温馨提示:每张防癌卡片长按都可保存收藏)
LET’S GO!
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文章图片


癌症不是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3] 。
当然,一个人如果接受了患有癌症的捐赠者器官或组织移植,有可能会增加未来发生移植相关性癌症的风险 。
但是,这种风险非常低,每一万例器官移植中大约有两例癌症(万分之二) 。医生会避免使用有癌症病史的器官或组织 。
总之一句话,癌症可能由某些病毒(如人乳头状瘤病毒)和细菌(如幽门螺杆菌)导致(但仍只是增加患癌风险,并不是感染了这些病毒或细菌就一定会患癌) 。
虽然病毒或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它们导致的癌症并不会直接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
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文章图片


现在大多数体检中心,普遍增加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血液中能够检测到的一类微量蛋白 。多数情况下,只有癌细胞才分泌这种蛋白,正常细胞不分泌 。
指标一旦高于正常上限,就可能是癌细胞在捣乱 。
但这些指标很多是敏感性有余,特异性不足,即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
因此,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表示得了恶性肿瘤,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比如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核磁)等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帮助诊断 。
如果检查结果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关注这些标志物变化 。
如果进行性升高,就应该提高警惕了,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指标上升 。
【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文章图片


很多怀疑得癌的患者,都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确诊,而活检病理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但不少人总担心穿刺针尖沾染肿瘤细胞,抽出过程中会脱落在人体内从而造成扩散 。
这种担心真不必要!
首先,当前使用的穿刺器械大大降低这种风险 。活检针芯外层带有保护套管,吸取肿瘤组织后,套管将肿瘤封闭在针芯内,与正常组织接触的机会大为降低 。
此外,即便真有少量肿瘤细胞脱落,也会被人体“警察”——免疫系统捕获、清除,不会造成大患 。
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文章图片


肿瘤细胞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婪,生存能力非常强大 。
无论你吃什么,肿瘤细胞获得能量永远都比正常细胞要多 。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饿肚子来饿死肿瘤,那就大错特错了,肿瘤细胞可以无限分裂,把为数不多的营养全部抢占 。
因此,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是正道 。
癌症|朋友圈流传最广的9大癌症谣言,很多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文章图片


朋友圈里总有人振振有词地在传,喝豆浆会让人得乳腺癌,原因是豆浆内含有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人们猜测它和人体雌激素一样,过高时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风险 。
这口黑锅豆浆真是背了太久太久……
事实上,这个植物雌激素跟人体雌激素是不一样的,在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它可以补充体内雌激素水平,而体内雌激素水平偏高时,它又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