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博文|医学人类学者亲身记录 十年照护人生
“对于照护者来说,他们必须努力走进被照护者的内心世界,不管那里是哪种荒郊野岭,有多么寸草不生 。他们需要知道,你不会丢下他们而去 。他们还需要知道,你作为照护者,同样有自己脆弱的一面 。”
读本科时选过一门课社会学系开设的“医学人类学”课程,与动辄几百人的热门课程相比,选这门课的只有寥寥十几位学生——可能是“医学人类学”这个词汇令人有些陌生 。授课的郭金华老师在第一堂课后列出的必读书单中,第一本便是凯博文教授的《疾痛的故事》 。在学习医学人类学的过程中,凯博文先生与他的研究伴随左右,我读过他许多学术作品,但对他的了解依然仅限于他是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最出名的教授之一,是当代最重要的人文主义社会理论家之一,他是最早在中国从事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研究的学者之一,是医学人类学科的奠基人;“他的民族志、科学论文、理论专题和犀利文章启迪和影响了几代学者和从业者”,是“祖师爷” 。
文章图片
【凯博文|医学人类学者亲身记录 十年照护人生】直到今年冬天,我读到了《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 。凯博文教授在妻子被诊断出患有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后,开始了对她的悉心照护 。这本书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故事,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医学人类学家和照护者,他指出了医疗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悖论 。他以自己的毕生经历强调,“照护”才是医学的核心 。这是凯博文先生在出版四十余部专著后,第一次写到自己的经历,婚姻与家庭,和自己照护妻子的个人经历 。
这部书写的不仅仅是他照护妻子的十年,更写到他一生的经历:为什么学医,为什么对学医产生怀疑,为什么成为一名精神病医生,为什么又选择了医学人类学研究,并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为什么来到中国,为什么关注中国人的精神状况和医疗发展,为什么执着于招收中国博士生并推广医学人类学 。直到这本书,我才知道凯博文教授原名阿瑟·克莱曼,凯博文是他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他的妻子琼·克莱曼的中文名取作凯博艺,她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一“文”一“艺”,可以感受到夫妻二人精神上的琴瑟和鸣 。
从长沙到上海,从北京到香港,夫妻二人在中国文化中生活超过七年时间,他们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中国人,他们的女儿安妮在哈佛大学学习中文,儿子彼得也从小就会说中文,他的女婿是华人,外孙和外孙女都会说中文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塑造了这对夫妻,也成了他们研究的重心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9年,中文版出版于2020年末,凯博文先生为此写了长篇的中文版序言 。如今,妻子已经去世九年,世界在2020年经历了惊心的变化 。
“谁能想到,这半年时间,竟会如此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呢?在我写下这篇序言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关门闭户,人们不得不焦虑地关注着健康与生命问题 。”他看来,当全世界的媒体将焦点放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上时,人们对于“专业照护”“家庭照护”“自我照护”的了解却相当肤浅 。从人情的温暖到人性的在场,专业的医疗系统如何与家庭和个人相结合,如何解决年长照护的负担,在照护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凯博文希望借自己的经历,夫妻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生活和学术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 。
2020年,凯博文在策划一项在南京展开的研究课题,他与他的中国博士生们将“中国老年人照护的社会科技”作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推荐阅读
- 癌症|新冠病毒“治愈”癌症:这不是医学奇迹,也不值得推广……
-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深圳)医学院成立,本科生毕业拿双学位
- 癌症|新冠病毒“治愈”癌症:这不是医学奇迹,也不值得推广
- 南京|重症医学专家披露:南京出现普通型转重型病人,主要因为这两个原因
- 血糖|6个饮食小改变就能带来血糖大不同,医学研究已证实,您也试试吧!
- 危重症医学科|费了半天劲还是咽下去的痰,究竟去了哪里……
- 医学|医学科普︱“便血界”的真假李逵来了,您的慧眼在哪里?
- 新冠|华人新冠病死率高出其他人种74.3%?“医学界”独家对话论文作者
-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医学图解——控糖进行时,常见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 医生|医生口述|其实,我不太敢期待“医学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