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对话精神卫生专家: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社区、家庭不可缺席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戴轩)截至2018年底 , 我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599.4万例 , 其中绝大多数缺乏劳动能力 , 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和监护照料 。
为此 , 2017年开始 , 北京朝阳区试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模式 , 通过下沉医疗资源、发动社区力量等方式 , 完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 。
精神疾病管理的现状如何?治疗有哪些难点、应该如何改善?就此 , 新京报采访人员对话朝阳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朱庆生 。
精神疾病|对话精神卫生专家: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社区、家庭不可缺席
文章图片

朝阳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朱庆生 。受访者供图
将精神疾病患者集中在机构治疗 不可持续
新京报:你曾经提到 , 精神分裂症一类的精神疾病 , 很符合慢病的特性 , 为什么这么说?
朱庆生:精神疾病有几个特点:慢性、反复、长期、牵延性 。临床治疗能让患者临床治愈出院 , 但并不是痊愈 , 以后有复发的风险 。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很像 , 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管理 。
新京报:现在主要的治疗手段和模式是怎样的?
朱庆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后 , 主要靠药物治疗 。
精神疾病治疗管理方式是存在发展变化的 。早期 , 全世界范围内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机构化的 , 把患者集中在一个医疗机构 , 进行包括康复在内的治疗 。后来随着精神疾病种类增加、患病人群增加 , 发现机构化治疗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服务模式 , 近些年开始去机构化的尝试 。
2016年 , 我去了香港两家精神专科医院之一的葵涌医院 , 80年代建院时 , 他们的床位是1400张 , 2016年实际开放床位减少到800张 , 30年之间 , 香港的人口却是一直增长的 , 这就是去机构化的管理模式 , 在社区对患者进行管理 。
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也是这样 。患者处于急性期时 , 在北京安定医院、北医六院等精神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 病情改善后 , 下沉到区级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康复 , 患者的住院周期就是180天 , 之后回归社区和家庭 , 继续疾病管理 。
社区、家庭不可缺席
新京报:为什么这么强调社区和家庭的作用?
朱庆生:精神疾病的治疗目标是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 ,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救赎” , 患者有信心和动力去拯救自己 , 只有回归到最熟悉的环境 , 才能更好完成信心再建的过程 。
新京报:前面提到 , 精神疾病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 怎么确保患者离开医院后 , 能获得及时的医疗支持?
朱庆生:这就是朝阳区试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模式的初衷 。
朝阳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两个精防医生 , 对在册的6类重型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 包括上报、监测治疗、帮助规律用药等 。对精神疾病的管理 , 主要就是服药的管理 。但精神疾病的药物在普通药店买不到 , 必须去精神专科医院开药 。为了让患者能就近取药 , 我们从2017年开始试点在社区建立心身医学科 , 培养全科医生转岗 。
专科医院的医生也会定期下沉到社区 , 提供一些简易的精神科门诊服务 , 包括开药 , 在此之前 , 社区是不能开这些药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