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短视频成“精神鸦片”,合力“吞噬”未成年( 三 )
- 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时长限制与全民加强版防沉迷系统落地?
对于未成年人的时长限制 , 更有利于未成年人规划和合理安排自身业余板块划分与“向上引导”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类比于当前网游时间过久的休息提醒与时间超量的强制休息 。作为一款娱乐性质占比较大的软件 , 防沉迷系统尽快落地 , 更是一种对用户的负责与社会责任感的彰显 。
- 未来新算法能否自动筛选 , 不给“错误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就正如8月3日 , 中宣部牵头四部委 , 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讲到: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 、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 。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 , 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 。
短视频“去污名化” , 仍需情感“共创”?然而对于“污名化”初显的短视频行业 , “去污名化”的进程 , 除了制度和规则的制定与落地外 , 更多的是需要“沉溺者”家人们一同的情感共创 。
就像是网上的那个段子:毁掉青少年的“鸦片” , 最早不叫网络游戏 , 40年前是武侠小说 , 30年前是香港电影、20年前是电脑、10年前是手机 , 而其他的还有漫画、言情小说、早恋、网络小说等等 。所以说 , 短视频不是第一个 ,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
而无论是短视频、游戏、小说还是漫画不够都只是外部因素 。就正如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叫做归因偏差 , 即将别人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 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内部因素 。
当然外部因素存在一定的责任 , 但是能青少年们不再沉浸的核心少不了内部因素的改变 。就正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 , 那么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他的娱乐 。
毕竟在多少生活场景里 , 是家长亲自将平板、手机交到了孩子的手中 , 只为了省事和清净 。当孩子逐渐沉迷以后把那些娱乐都当做自身逃避心理的“背锅侠 。老年人亦是如此 , 正因为子女的疏于陪伴与关怀 , 才给了“骗子们”可趁之机 , 而无论是保健品还是短视频 , 那么多年受骗的核心本质从来未改变过 。
【投稿|短视频成“精神鸦片”,合力“吞噬”未成年】我想没有一个未成年人、一个老人或是说一个人会把自己的人生拘泥于一块小小的屏幕里面 , 大家所更喜爱的依旧是大自然的风景 , 与陪伴里的欢声笑语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