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父母面前作,别人面前乖,娃哪来的两副面孔?

孩子一天在家都特别乖 , 可只要妈妈一下班 , 孩子就开始作 。比如:
吃、喝、拉、撒、睡必须找爹妈 , 稍微不顺意 , 就大哭;
讲个睡前故事 , 还非得坐在妈妈的怀里;
玩个游戏 , 还必须爸爸在旁边看着;
甚至连爹妈上个厕所 , 孩子都要在门口等着;
……
家里的老人都说 , 这是妈妈给惯的!白天老人带 , 可好着呢 。
真的是这样吗?“见妈就撒欢”的娃 , 到底在想啥?如何能让孩子更好地跟我们合作?果仁妈今天的文就来具体聊聊 。
1
在父母面前更容易“放肆” , 
是因为孩子觉得安全!
父母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反而“不听话” , 这主要和孩子发展的阶段 , 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方面息息相关 。
孩子正在经历“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矛盾时期
孩子的独立 , 必须要经历从对成人的依赖和照料 , 到逐渐与父母分离的过程 。
自我发展心理学家玛格丽特·S·马勒曾经提出:幼儿6个月~24个月这段时间 , 是个体分离时期 。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快速 , 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不同的个体 。
这种意识让他们陷入既渴望和父母依恋 , 又想要去更宽阔的世界探索的矛盾 。
具体来说 , 这个时期分为3个阶段:
6~10个月
个体分离的孵化 , 分清父母和陌生人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出现“照养人偏爱” , 也就是说谁带宝宝更多 , 他就更多的去依恋这个人 。
【父母|父母面前作,别人面前乖,娃哪来的两副面孔?】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 , 宝宝开始能够分清父母和陌生人 。他们会出现“陌生人焦虑” , 如果有陌生的人接近 , 他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和哭泣 。
10~16个月
个体分离的实践 , 积极向外探索又渴望父母陪伴
随着大动作肌肉的发展 , 开始学会爬行和走路的孩子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开始更自主地向广阔的世界探索了 。
父母|父母面前作,别人面前乖,娃哪来的两副面孔?
文章图片


作为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帮上孩子一把 , 当孩子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 有些时候甚至可能会讥讽孩子 。“看吧 , 我都说你这样做不行 。”“看吧 , 早该听我的多好 。”
慢慢地 , 孩子害怕犯错 , 失去自信 , 失去对环境的信任 , 甚至会认为:我是一个没用的人 。反正我也做不好 , 还是你来吧 。
犯错不是可怕的 , 但是我们不希望他一直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示范如何做 , 帮助他认识错误 , 跨越障碍 。而这些 , 就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帮助” 。
你给予不需要的帮助将会成为障碍 , 刚好的必要的帮助才是真正支持发展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克服错误挑战 , 但是要让孩子自己来 。
比如 , 当孩子拿起扫帚扫地 , 垃圾灰尘并没有被扫进簸箕里 。如果我们立马指出孩子的错误 , 那么下一次他或许再也不想尝试 。
而如果我们改变另外一种方式 , 下一次地板脏的时候 , 主动拿起扫帚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 , 那么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们学习 , 同时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 , 逐渐学习如何更独立地完成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