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从肺癌四期到完全缓解,一位80后学霸的执着( 二 )


第二天,我立刻让老婆带着孩子去做了基因检测 。可能是老天可怜我,几天后,女儿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差不多同时,我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不幸中的万幸,ALK阳性 。
想死你就做手术
我在网上查ALK阳性时,最先看到的就是“钻石突变”这四个字 。第一反应是很振奋,想着是不是有可能根治 。后来了解了才知道不是,钻石突变有几层含义 。一是能吃的靶向药多;二是吃药的效果好;三是比例很小,发病率在5%左右 。
我当时最朴素的念头,并不是吃药,而是手术 。但当我抱着这个诉求去咨询医生时,10个专家,10个都表示了反对 。我记得有个专家,话说得特别重 。他告诉我老婆,如果你希望你老公快点死,就去做手术 。
我听了挺生气的,摔门就走了 。后来才明白,专家是话糙理不糙 。因为临床上给晚期癌症患者做手术是基本不可能的 。像我们这样的病人,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手术不仅无法把病灶切除干净,还可能会加速扩散,缩短生存期 。
这个时候,我的主治医生张宇给了我很大的希望,她说,晚期癌症患者也会有手术机会,但前提是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要先进行靶向治疗,争取把肿瘤分期降下来 。
制定了这个策略后,我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用什么靶向药 。那时候二代靶向药[1]已经上市了,并且进了医保,但医生开得最多的还是一代靶向药 。一种业界公认的说法是,先用一代,用到耐药了,还可以用二代 。但如果上来就用二代,后续治疗的空间就小了 。
于是我又开始了学习模式 。咨询了好几个专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最后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查资料,包括这两种药的研发过程,临床试验的结果,国内外的真实病例等等 。
对比来对比去,我最后下定决心,直接上二代靶向药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当时的病程评估是4a期,发生脑转移的概率很大,而二代靶向药的优点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 。用数据说话,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用二代靶向药的脑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一代的3倍 。
事实也证明,这一步走对了 。靶向治疗的第二个月,我胸膜上的转移病灶就消失了,原发的肺部病灶也变小了 。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每两个月做一次复查,原发灶越来越小,无限接近影像意义上的“完全缓解” 。期间,我曾向张宇医生提出过一次手术请求,被驳回了 。她告诉我,专家会诊后认为风险太高,且没有先例,建议继续吃药维持治疗 。
把方案带回来,我们一起“讨论”
【肺癌|从肺癌四期到完全缓解,一位80后学霸的执着】专家的反对,并没有改变我想要根治的决心 。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始终认为,命是自己的,一定要自己去关心,自己做决定 。
那段时间,我咨询了全国好几个在肺癌领域拔尖的专家 。为了让咨询更高效,我做了很详细的电子病历档案,还设计了一套面诊的话术 。这是个可以分享的小经验,因为专家的时间非常有限,你必须在5-8句话内,让他迅速了解你的情况,比如什么时候确诊,一线治疗是什么,治疗多久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现在有什么诉求,然后听他说 。
我还在电脑上装了专业的阅片软件 。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医用CT胶片只能看到5毫米的病灶,而电子版的可以看到1毫米的变化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尽管我们拿着片子去找医生,但医生还是会让你重拍,这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如果你走进诊室后,把笔记本里的电子胶片放医生面前一放,他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