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去老人家里,总感觉有一种怪味 。在老人多的地方,也会有些味道 。
这股味道,好像是老人身上特有的 。可老人自己却一点都闻不到……
确实存在 。
在从人体散发出来的各种气味分子中,有一种物质叫2-壬醛,它的味道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油腻味和腐草味 。有研究表明,这种叫2-壬醛的气味分子,只有在40岁以上人的皮肤表面上,才能检测到[1]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2-壬醛来自ω-7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产生更多的ω-7不饱和脂肪酸,也就会产生更多有气味的2-壬醛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文章图片


此外,在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患者中,因为口腔内的细菌过度繁殖,所产生的代谢物也会散发出臭味,这是口臭的一个常见原因 。
在酗酒、吸烟的人身上,口腔中的细菌更是“不讲武德”,导致口臭的细菌会相对增加,让周围的人更容易受到异味的偷袭[4,5] 。
一样的气味,为什么别人闻得到,老人自己觉察不到呢?
对于嗅觉来说,一个评判的指标是“气味阈值”,也就是某种刺激气味能被人体觉察到的最低浓度 。
“气味阈值”越低,说明一个人的鼻子越灵敏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文章图片


但是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气味阈值”,比年轻人普遍要高2~15倍[6],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嗅觉功能会逐渐减弱,鼻子对气味的识别、辨别越来越不灵敏 。
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嗅觉的丧失会更严重 。
何况对于人类来说,嗅觉有适应性 。即便一开始能识别出某种气味,但是在这种气味的环境中待了一定时间后,就不会敏感了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文章图片


1、勤洗澡、多换衣服
如果因为年龄或疾病,身上分泌有味的物质无法避免,尽量勤洗澡(如果有条件的话,至少两天需要洗一次澡)、多换衣服(洗澡后就更换,不要等到有明显的味道),可以避免身上、衣服上的气体分子越积越多 。
也多给老人住的地方开窗通风,不但可以增加空气的清新度,也能减少生活环境中有害病菌的累积,有益健康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文章图片


2、多动动
生命在于运动,对老人来说也是一样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老人都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 。
这样可以减少各种慢性病的风险,能够更长久地保持肝脏、肾脏的正常功能,减少因为这些器官功能损伤而出现的体味 。
老年人每周最好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比如快走、跳舞、园艺等),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比如跑步、爬山等)[7,8] 。
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会有“老人味”?40岁后,做好 3 件事可避免!
文章图片


3、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如果体重超标,很多会产生“老人味”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风险都会增加[7] 。
想要避免成胖子,不但需要有必要的运动量(参照第2点),还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煎炸等高热量食物 。
最后划重点啦!
1.“老人味”确实存在,可能是年龄大了,身体产生了2-壬醛等怪味气味,也可能是有些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或是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
2. 想要做个清爽的老人,除了注意身体状况,有疾病及时就医,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多换衣服、多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都是不错的方法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