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接触就可能感染,72岁老人送医抢救
近日
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了一例特殊的病人
【钩端螺旋体病|接触就可能感染,72岁老人送医抢救】患者肺出血
住进了EICU,上了ECMO
经过检查
竟是因为感染了一种名为
钩端螺旋体的病菌
医生表示:有可能是接触了老鼠尿液
文章图片
据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谢璐涛介绍,患者是一名72岁的老农,因为发热、下肢酸痛等症状自行到医院就诊,入院后四个小时左右,患者突发胸闷、气闭且进行性加重,急诊行气管插管,大量鲜血从气管插管里涌出,呼吸机虽然是纯氧支持,氧合仍不能维持,肺弥漫出血,血小板极低,情况十分危急,为挽救生命,急诊科快速启动ECMO 对其进行抢救 。
后来,经宏基因检测,患者被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 。“这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考虑到患者发病前经常下地干活,我们怀疑他有可能是在田里干活时,接触了被携带病菌的老鼠尿液污染的土壤或水,从而感染了钩端螺旋体 。”谢璐涛说 。经过十多天的ECMO支持治疗,患者今天已经成功撤机,但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
文章图片
尽管不经常听说,但其实钩端螺旋体病分布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为严重 。我国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外,其他地区均有本病散发或流行,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 。据丽水市疾控中心统计,今年以来,丽水市已报告7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例 。
认识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 。全年均有病人发生,但常在夏秋季(6-10月)、稻田收割季节和洪涝灾害后引起暴发 。
文章图片
一、传染源
主要为野鼠和猪 。我国已从67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动物,包括黑线姬鼠、 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以及猪、犬和牛等家畜 。其中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而猪为洪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
二、传播途径
钩体病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传播 。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通对钩体易感,但发病率高低与接触疫水的机会和机体免疫力有关 。以农民、饲养员及农村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老年人发病上升,与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有很大关系 。钩体病主要有在多雨、鼠类等动物活动频繁的夏、秋季节流行,这时节环境被钩体污染严重,加之农忙,人们与疫水接触机会多 。
四、临床表现
钩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约在局部经7~10天潜伏期,然后进入血流大量繁殖,引起早期钩体败血症 。在此期间,由于钩体及其释放的毒性产物的作用,出现发热、恶寒、全身酸痛、头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 。钩体在血中约存在一个月左右,随后钩体侵入肝、脾、肾、肺、心、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引起相关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和体征 。由于钩体的菌型、毒力、数量不同以及机体免疫力强弱不同,病程发展和症状轻重差异很大,临床上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流感伤寒型:是早期钩体败血症的症状,临床表现如流感,症状较轻,一般内脏损害也较轻 。
2.黄疸出血型:除发热、恶寒、全身酸痛还有出血、黄疸及肝肾损害症状 。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损害有关,即钩体毒性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全身器官,主要是肝、脾、肾点状出血或瘀斑,表现为便血及肝细胞损伤,出现黄疸 。
推荐阅读
- 长寿村|中国长寿村:空气能净化血液,一个山洞治病,这是真的吗?
- 颈部|病因成谜!广东一男子颈部长虫窝,手术竟取出35厘米长活虫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老年病专家李学军加盟重庆北部宽仁医院
- 低密度脂蛋白|吃他汀后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6,可以减量吗?结合实际病例说清楚
- 糖尿病肾脏病|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发布,要点一览!
- 颈部|病因成谜!男子颈部长虫窝,手术竟取出35厘米长活虫……
- 胰岛素|因为这3个原因开始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朋友,也许可以停用了
- 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患者福音要来了?mRNA疫苗开始临床试验,治愈或不再是幻想
- 血糖|身体出现5种表现,或是血糖值升高了,及时控制,避免糖尿病到访
- 2型糖尿病|2021新血糖标准已更正,更改为4.4-7.0mmolL?看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