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脏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易得病?该咋办?

冠心病折磨着很多人,尤其是年过四十,越来越多的朋友被检查出“冠脉钙化”、“心肌缺血”,有的甚至已经做了造影、下了支架 。今天张医生就把冠心病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说一说,把冠心病防治的一些误区告诉大家,从而更科学地应对疾病 。
冠心病|心脏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易得病?该咋办?
文章图片

一、冠心病折磨人!它是怎么来的?
一提到冠心病,大家对它的治疗都耳熟能详:吃药、下支架和搭桥 。但是,冠心病是如何产生和进展的?大家却并不清楚 。很多研究显示,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三项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次要因素包括糖尿病、年龄、肥胖、家族史、精神过度紧张等,这些所谓的“危险因素”究竟如何破坏着我们的心血管呢?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
冠心病的本质,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越长越大,血栓不停地在周围聚集,直至动脉管腔出现狭窄甚至堵塞,心肌供血减少,从而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
这就像厨房的下水道,使用时间越久,下水道的水垢就积累得越多,直至彻底堵塞 。
冠心病|心脏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易得病?该咋办?
文章图片

1.血管里的“污垢”——吸烟、高血脂、糖尿病
下水道堵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污垢的累积,污水越脏,下水道堵塞得就越快 。
吸烟会带来大量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这些有害物质不仅直接损伤血管,更会加重血栓形成和脂类物质的沉积,而高血脂、糖尿病又会导致体内大量的血脂、血糖无法正常代谢 。这些危险因素都会使血液里的“污垢”急剧增加 。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
2.下水道的“老化”——年龄增长、高血压
下水道使用的时间越久,管道愈加老化,发生堵塞的概率就越大 。
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老化”阶段,各项“自我保护”的生理功能大打折扣,部分患者即使没有明确的患者因素也有可能出现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而植入支架 。
【冠心病|心脏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易得病?该咋办?】而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内压力,长期血压波动损伤动脉内壁,加速冠状动脉的“老化”,直至动脉血管“变硬、变窄” 。
3.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不稳定——家族史
患者常常会被医生问到有没有心脏病“家族史”,也因此在很多人眼里冠心病仿佛成了“遗传病” 。
其实,冠心病不遗传,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
遗传病是由于家庭成员继承了同一种致病基因而产生,比如色盲、精神分裂等 。但是,家族聚集性是因为同一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因此疾病的易患因素也高度雷同,从而使某种疾病在家族中高发 。很多冠心病高发的家庭,其成员往往都是高盐、高油、爱抽烟喝酒 。
这就像生产厂家的下水道生产线,由于某些参数设置出现问题,虽然也能生产出合格耐用的下水管道,但是“不合格”产品出现的概率却大大增加 。
冠心病|心脏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易得病?该咋办?
文章图片

二、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冠心病?
男性和女性之间冠心病的发病概率不一样吗?
是的!诸多研究证实,这种现象和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以及雌雄激素水平相互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在绝经期前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更是比男性晚10年!但是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黄体酮急剧减少,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之升高 。
三、我们该如何预防冠心病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