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荣新奇教授给青年父母的忠告:你们如何造就自己的孩子?

孩子 , 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
对于孩子的教育 , 家长都应该“努力学习” , 而不只是将孩子交到学校 , 由学校老师来教育 。要知道 ,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课本知识的学习;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三观的教育和建立 , 则更多的是受到家长的影响 。
所以 , 相比之下 , 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为重要 。而这些 , 恰恰是很多青年父母所欠缺的 , 因为他们也在自己人生的摸索和学习阶段 , 也在学习如何才能当好“为人妻/夫”和“为人父/母” 。他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 , 难免会走很多弯路 , 甚至迷失方向 , 以至于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
对此 ,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接触过的众多家庭和孩子的案例来说 , 给众多青年父母们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议 , 让这些青年父母们知道该如何“造就”自己的孩子 , 少走一些弯路 。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的 ,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优秀!可是 , 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青年人在还不知道怎么做父母的时候 , 就这样做父母了 , 就开始培养孩子了 。“无师自通”的现象不会发生在教育孩子的这个领域——人到中年甚至是老年时 , 后悔了、遗憾了、无可奈何了的时候 , 才总结到这个观点或教训 。
当下的“家长学校”只是停留在概念中 , 根本没有落地 , 甚至已经是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时 , 才发现原来自己该去“家长学校”进修 。
所以 , 这里要简单地把几个忠告列出来 , 希望有缘的青年父母们看到 , 从此改变自己 , 并且为自己的孩子们寻找健康的快乐之道!
父母|荣新奇教授给青年父母的忠告:你们如何造就自己的孩子?
文章图片

大量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三个可以确认的事实:
第一 ,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孩子”(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 , 那么 , 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 。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 , 那么 , 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 , 他们都很难改变孩子 。反之 , 在家里养成了“三好” , 那么在学校里也大概率是“好学生”!
第二 , 父母的生活习惯以及父母的陪伴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是扶养孩子长大的祖辈、保姆 , 甚是哥哥姐姐 , 特别是父母 。孩子成长过程中 , 各种行为首先模仿其父母 , 这个基因决定的 。父母的陪伴又比其他人更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习惯 。忽视或缺乏父母的榜样、陪伴等 , 终究有一天孩子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让父母难以接受的“惩罚” 。
第三 , 三个关键年龄段获得的帮助是持久的
在3岁前后、9岁前后和13岁前后这三个关键年龄段时 ,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教育 , 帮助孩子养成三个生活习惯和三个学习习惯 , 也就是自食其力(自理生活)、劳动创造、承担责任的生活习惯;还有自主学习(自学)、独立思考、职业规划的学习习惯 。
如果在这三个时间段 , 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或各种理由而忽视或缺少对孩子的帮助、指导、关爱 , 尤其是经常的、耐心的、至爱的、宽容的引导和接纳 , 那么孩子迟早会给父母带来难以接受的“惩罚”!千万不要以为“自生自灭”式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个心身健全的孩子 , 千万不要以为“缺少温馨家庭的孩子”现在还正常 , 将来也会正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