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你可以拒绝算法了

人工智能|你可以拒绝算法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品玩(ID:pinwancool),作者丨郭海惟,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黑镜》里有一集短剧,讲述的是一个失去新婚丈夫的女主,为了缓解自己的伤痛,使用了一家公司的AI算法服务 。后者通过收集丈夫在线上留存的各种数据,重新还原丈夫的说话与反应习惯,并以此为原型,造出了跟丈夫相似度极高的机器人 。
随着我们使用数字化场景越来越多元和深入,“数据”本身的意义越来越复杂 。它不再是代表一次次孤立的使用行为,或者简单的业务数据记录 。通过将围绕一个人的数据不断串联,“数据”这一资产,或许将逐渐演化为人类在社会存在中的“DNA” 。
换言之,如果失去了对自己数据的掌控权,未来真正了解你的或许将不再是你自己,而是某些拥有巨大数据存量体系的互联网平台 。这是在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彻底渗透人们生活,平台型企业逐渐变成庞然大物的过程中,越来越困扰普通人的问题 。
如何避免这样的风险,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监管手段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该法案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执行 。
《保护法》的第四条对这里提到的个人信息进行了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
其实这里的个人信息在大众语境里,就是数据 。
据新华社的总结,《保护法》明确了:①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②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③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 。
也就是说,《保护法》从数据产生、收集、使用等各个维度,对互联网业务进行规范 。而信息处理在大众语境里,更多就是指向算法 。
由于数据收集的隐蔽性,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对算法带来的影响的反思上 。
一个最常讨论的话题就是,“算法有原罪吗?”
把算法作为一项新技术来表达支持的人们认为,“算法”是一个典型的技术产物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技术中立性达到了一种极致——在很多时候 。即便是算法的设计者本身,也不能完全弄清楚这背后发生的机理 。
而作为互联网的发展引擎,算法同时缔造了娱乐神话和商业神话,在互联网奇迹中功不可没 。
但对算法充满警惕的人们则认为,算法背后有明显的目的性 。如果没有定量的反馈结果,算法便无法工作 。而正是这种目的本身,无论是增加用户的点击概率,还是延长用户在界面上的停留时间,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大数据杀熟”,都是带有部分“原罪”的 。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没有谁是绝对正确或者错误 。但问题在于,“算法”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裹挟能力:
一方面,算法以海量的数据为食 。通过不断优化的正向反馈,“算法”像滚雪球一样放大自己在用户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算法背后需要海量的数据验证,这也意味着“算法逻辑”天然是倾向于平台级巨头的 。这些平台以及背后的商业体系,并不会让我们轻易拒绝这套高效率的运营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