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2020年10月14日下午,冒着连绵不断的秋雨,李艳平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在明远楼二楼的第二录课室,一起来进行课堂研讨,本次研讨的由王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篇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这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页和目录。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上课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王老师的这节课《13*金色的鱼钩》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一、导入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1.抓住课文六要素概括
学生2.运用分段概括法概括,从老班长的角度来拟小标题。
(二)搜集资料在学习课文中再展示;
(三)关于长征的几个数字: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请同学们默默地看、默默地想,请生说一说自己看完的体会:长征代价很大,牺牲人数多……
今天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就是长征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老师引导解读学习目标: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老班长(板书);往往能打动我们的就是那一两处细节,今天我们就来找出这样的细节。
2.出示学习提示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解读学习提示:“最”也就是找到一处。(14:56)

(二)自学
老师巡视,提示:批注要简练。并做个别指导。
(三)和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批注
(四)展示
1.语言描写
学生1.抓住“浪费”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这两句话老班长谈的最多的是别人,可以看出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板书)
学生2.结合着课前查找到吃树皮的资料谈关于蚯蚓、钓鱼的体会,谈的很深入。
2.动作描写
学生3.老班长喝鱼汤的动作。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追问:“硬咽”,你有何体会?不好吃…
引导:不好吃不吃还不行么?结合之前查找到的资料。
请用你的朗读读出你的体会!
小结:从细微动作中看出对小战士无微不至的关爱。
3.神态描写
学生4.两次刻意地笑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说说对两处笑的理解:第一次是安慰刻意地笑,第二次一丝笑意……板书(神态)
4.外貌描写
我们忽视了老班长的长相,一起来读一读他的长相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皱纹,写出对革命的忠诚。
三、巩固提高
为什么不用老班长的名字来命名,而用“金色的鱼钩”?
学生1.鱼钩挽救了小战士的生命…
学生2.金色象征了希望、光明和珍贵…
学生3.鱼钩代表了老班长的精神永垂不朽…

老师完善板书:永垂不朽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四、拓展阅读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评课: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骆新杰老师:王老师整节课设计得非常合理,也上的也非常流畅。特别是导入时大数据出示后,学生非常安静,很有震撼的效果;王老师还注意对学生方法的提升。可商榷的地方在于:课堂导入时长12分钟,过长。
王小红老师:王麟老师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大的环节与设计上都很好,非常值得学习!有一些小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议一议:“60中只有5个活了下来”这样的表述不如“十二分之一”震撼;过渡语要与数据联系更紧密一些;学生用吃树皮的资料,很有震撼,但全篇只有这一处,还可以让学生补充其他资料,如:贺龙吃皮带;本节课的外貌描写,学生体会不到,我们可以关联后面的老班长进草地时、过了几天的外貌、快走出草地外貌的变化,再与现在四十多岁身边人外貌的对比,这样学生会更能体会老班长的忠于革命;纠正读音:奄(yǎn)奄一息。
黄皓琰老师:今天听了王麟老师的执教的《金色的鱼钩》主要有以下感受:1.从整体上来说,这节课直奔单元要素,直接面对课文提示,抓住了重点,解决了重点;2.在回忆完课文主要内容后,出示了关于长征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利用资料对长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本节课的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资料的用处;3.这节课在出示完目标后,老师直奔“细节”,让学生通过细节这一抓手,再利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去训练学生的体会、理解能力,非常有效;4.最后再回到为什么起这个题目,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鉴赏能力,也再次深化了这篇课文的主题。
大家对以上老师们的这几点意见也有同样的体会、也非常认同,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老师也非常诚恳地接受!
李校长最后做了点评发言:

王麟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最大的亮点:语言精到,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老师的话要么是对学生的点拨,要么是对学生方法的体检。
另外,王老师在处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上,因为让学生们充分前置性学习,课堂呈现的比较好,六年级了,是可以把概括课文作为前置性学习的一个展示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这节课还可以这样做,或许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学法指导可以再丰富一下,如:方法呈现、形式呈现,通过截图展示,唤起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回忆;
第二,在处理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这个问题上,要更加注意方法指导与人文情感升华的融合,老师一定要强调方法,如“硬咽”部分的朗读可以更深入。
第三,板书布局再调整。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
文章图片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指出:“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应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品位语言文字中,进行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作者之间的对话,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由此看来,教学革命题材的课文,我们应该立足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特点,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浸染。王老师的这节课就很好地把控好了这个度。
通过今天大家的评课,我们还应该思考的是: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因与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距离久远,学习时讲解背景、补充资料显得尤其必要,这并非语文政治化,而是以丰富的资料、详实的背景为学生奠定品位语言文字之基,并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本节课中王老师以大数据为背景资料,文字虽少,数字却震撼人心;背景资料虽只有一处,却足以对孩子们的理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这两点应该也是王老师这节课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革命题材类文章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李艳平名师工作室10月第二次活动(课堂教学研讨——王麟《金色的鱼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也让人受益无穷!这个凉凉的秋雨时节,王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有了这样暖暖的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