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天下富足

让经典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感动在每个人的心中飞扬。这就是《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的意义吧。每期节目,讲述一部典籍,一个核心思想。穿越时空的隧道,收获别样的精彩。

第二期,讲述了《天工开物》这部书写作的缘由,以及背后感人的故事。
随着节目的展开,我们跟随着“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来到300年前的明朝。当时,有一个名叫宋应星的学子,从小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更特别的是,宋应星并非是个一心只会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喜欢走街串巷,深入地观察老百姓生活的细节;走进地头,察看农民们是如何耕耘与收获的。

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是“禾下乘凉,天下富足”。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这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家国情怀,怎令人肃然起敬呢。

可惜,在昏暗腐朽的万历一朝,宋应星即使满腹经纶,科考之路却也是颇不顺遂,六次应考皆不中。而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明朝政府,虽然少了一个兢兢业业的官员,却从此多了一名造福万民的科学家。

因为,在一次次走南闯北的经历中,宋应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接触底层民众的生产、生活的工艺与方式。于是,他萌生了将这些知识记录并传播下去的念头。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哥哥宋应昇以及好朋友涂绍煃的赞同。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宋应星将多年来潜心对农业和手工业的观察和研究,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就有了《天工开物》。

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内容涵盖了水稻、小麦的种植,养蚕和纺织、染色的技术,造纸术,榨油以及制盐的方法,甚至金属的冶炼法等等。

节目中,李光洁扮演的宋应星选读了《天工开物.乃粒》中的一段话:“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意思为:人类自身并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为人能依靠五谷养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需要靠人类去种植。

所以,不断的改良种子,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是他理所当然的追求与探索。

除了文字的细致描述,还有非常详尽的图片作解。即使是目不识丁之人,看了这些图片,也能按图索骥,明白个大概。

这些内容即使在当今看来也并不落伍,颇有可取之处。所以,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诚如宋应星所云:“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若想要获得个人意义上的荣华富贵,途径有千万条。而刊发这本书,非但不赚钱,还要倒贴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但若能为天下百姓谋些实实在在的福利,那还有能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因为有这样一些不忘初心,科技创新的人物的传承,“禾下乘凉”的愿望,才不再是梦想。

节目别出心裁的安排了一场,明朝的宋应星与当代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相逢”。不同的时代,相同的人生理想,透过一粒种子,得到了升华。

【禾下乘凉,天下富足】倘若宋应星能看到今日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昔日需要花半年时间的赶考之路,如今坐高铁仅三个时辰即能到达,不知是否会开怀大笑呢?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应步履不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