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耐心、专注和自律的感悟
这篇记录预计有5000多字。是针对耐心、专注及自律等方面的知识整理和感悟。内容不具有娱乐性,文字结构可能也没有多少可读性,也许不能满足您猎奇的需求了。不过我要特别感谢耐心看完这篇记录的朋友们。我相信知识是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融合升华的,希望这篇记录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耐心、专注和自律
基于《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引发的思考。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能让自我更有耐心、专注和自律的方法:
1、脑科知识
2、成长历程
3、性格形成
4、如何破局
脑科知识
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我的情绪异常波动,为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读了一些关于管理情绪的工具类书籍。这些书中几乎都提到了与情绪有关的脑科知识。通过了解这些脑知识,我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促使我深入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的,则是与可爱外甥女的互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一些情况。令我惊奇的是,平均每天她所学的知识量几乎相当于我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所学的知识量。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是和外甥女一起玩水车游戏的场景。我先示范了转动水车的方法,她通过触摸、把玩,一次又一次地(好奇心)摸索玩的方法和感觉这个玩具带来的乐趣,外甥女玩的不亦乐乎。当连续几次听到咯咯笑时,我知道她已经掌握了转动的方法了。在强大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还自创了一些新的玩法,比如忽快忽慢,快玩快停等,让我感到意料之外的是她还运用了想象力赋予了这个玩具生命力和名字,让它畅游在一个她所理解的世界中。作为和孩子互动游戏的当事人,我很感叹也很羡慕孩子所拥有的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其实我们也有)。
为什么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么强呢!大脑是如何处理我们吸收的信息,又是怎么做出行动的呢?它又是怎么变成了一部“克鲁机”的?(克鲁机:互不搭配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一个糟糕系统)。查阅了一些资料和询问大神后,终于觅得了几本好书,它们分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第七感:心理、大脑和人际关系的新观念》、《运动改造大脑》、《怪诞脑科学》,随着阅读的深入,似乎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回到此刻,个中内容,仍值得细细回味(好书非常适合精读、慢慢品味)。
神经学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过“三脑理论”。“三脑”可简单分为爬虫脑、情绪脑和理性脑。对此,我有了几点认知:
1、原始脑(爬虫脑)在婴儿时期就已发育成熟。管理诸如呼吸、心跳、新陈代谢和血压等生存、生理需求和身体知觉。当我们感觉不安全时,爬虫脑就会出现“战斗(打)、逃跑(逃)或者僵住(僵)”的本能反应,以保护我们,是动物都具有的特征。情绪脑,是管理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这个系统基本要到13~15岁才发育成熟。原始脑和情绪脑是大脑中的元老级别的成员。人类进化过程中,理性脑作为新成员,其工作的时间不过几百万年历史,控制着与理性有关的语言理解、学习和记忆、推理和计划等认识功能。其发育晚熟,一般要到25岁左右才开始成熟。
2、大脑这部克鲁机,它会单纯地将我们输入的信息当成了真相。以至于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多么的严重。它在处理信息上是最大限度节省能量和资源(想像一下电脑CPU的运转情况,就不难理解大脑要这样做了)。带来的问题是,很多事情被错误的当成了不需要耗费多少能量就可以做到的,我们的系统1(系统1“自动驾驶”,不需要耗费多少能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转自如的。因此,在了解这部机器的原理后,我们就要用批判性思维来检视自己,让自己尽可能的接近事物的本质,找到真实的情况来改变自我的偏见(可参考阅读《思考快与慢》、《思辨与立场》)。
这部克鲁机的具体机制可参考阅读《怪诞脑科学》,虽然不完美,却是可以被锻炼得很好,学习和运动就是好方法。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运动是如何使大脑变得越来越睿智并提高学习力和记忆力的。其中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素、多巴胺以及大脑分泌的可以提供“正能量”的相关激素功不可没,由于本篇记录文字所限,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机制如何运行,请您参考阅读这本书。
3、大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了解大脑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自己,从根源上理解自我。并促使自己内观自己的身语意,去找到正确方法来激发潜能。
小结一下:大脑是可以像肌肉一样能被锻炼的,缺乏锻炼会让越来越多的神经连接失去活力而断掉联系,不同的知识点就无法建立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废弃的东西就如同失宠的妃子一样被打入了“冷宫”,再也“看不到阳光”。我们的记忆力下降就是最好的例子。相反,我们越有意识地锻炼大脑,轴突就会发挥出巨大作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记忆力就会得到增强。“用进废退”就是这个意思。
成长历程
前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等忆青春、“恰同学少年”题材电影,不知俘获了多少善男信女的心扉。网上还一度兴起了关于回味青春的大讨论,大家都聊的不亦乐乎。说起来,我们的成长真的很奇妙,儿童时期纯真自我,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让我们很好奇,让我们玩的尽兴,我们的世界很简单。青春时期想成为大人的烦恼,对性的好奇以及“与众不同”的心理等带来的各种困扰,让我们心乱如麻。保护自我的本能和探索成人世界的强烈欲望一次次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让我们一不小心就被贴上了“叛逆”的标签。当我们悄然无声地进入了成年时期,我们的理性脑成为“主角”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都一样。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沧海一粟,一缕阳光而已。我们都会有我们存在的位置,能做好自己就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于我而言,就是“三味真火”这件事(三味真火:真知、真实、真诚)。
稻盛和夫在《心法》中提到人的生命是由肉身、意识体(灵魂)组成的。肉身作为硬件会随时间而消亡,意识体可以与肉体分离而存活在“网络世界”中,或者被下一个肉体继承下来。这个观点让我着迷了有一段时间了。如果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了无牵挂地死去,那么要做到了无牵挂,就要让意识体(也叫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过程顺利,并能找到下家。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推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理解意识体。人在成功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后,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随后便将此事放一边,继而推动自己继续关注其他事情。同理,意识体与肉体要分离成功,那么“她”对这一世所要做的事情均已经做完,所获得的诸如满足和自豪将存储在意识体中,“她”获得了足够的推力找到了一个好下家。因此,人这一辈子要想让意识体能找到一个好下家,真的要“不虚此行”,就要做更多有意义的利人利己的事情(双赢甚至多赢)。前提是你能意识到才行。
西方心理学对“我”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我是我的观察者。卡尔.荣格说过“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我觉得这个潜意识的身份就是观察者。如果要觉知到自己的身语意,就要做自己的观察者,去修炼自己。
很不幸的是,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很少有人会教导我们去内观自己的身语意。我们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跌跌撞撞地跨过了布满荆棘的人生障碍,一直走在这条无常的大道上,直到肉体与意识体分离为止。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表相、语言、情绪和思维在随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就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自我巩固的习惯,心理表征不断外显固化而成了一种态度。性格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性格(无条件的爱、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
百度百科对性格的解释,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用公式来概括表述,性格=心态+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也这样觉得,那么我们的意见一致。如果不是,那么我们的意见不一致。或许您像我一样,在10多岁的时候做过天降馅饼儿、中五百万的白日梦。如果是那样的话,命运就此改变了。多好啊!!!我们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动物,想走捷径的心理,我们都具有。因此,沉醉在能让自己少走几步而迈向成功的方法的“地窖”中,能使我们感觉良好。然而,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还是自我的性格(废话了)。或许您也听过这样的话语。“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选择大于努力”等等让人为之一振的激情话。说完这些话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真正的改变始于“啊哈”那一瞬间,“啊哈”就是心领神会,通了,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
性格形成的两大要素,心态与习惯相互影响着。我认为心态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理由是大脑会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解读,在左右脑的配合下给出主观的评判,带有倾向性。试想一下,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大脑每天都在训练对外界信息的识别和判断。在大量的刻意练习下,大脑对信息做出的判断会就越来越快(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得到重复训练后会在一定程度上转为长期记忆储存,需要用到类似解决方案时,大脑发出指令直接调用长期记忆,从而节省了时间,也为工作记忆腾出了内存空间)。如果输入的信息本身就偏离了事实,在父母、老师、同学或者朋友及陌生人一次又一次的灌输下,我们的大脑的主观评判就有偏差。这就是偏见。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不容易改变的习惯。成年后再次面对类似信息时,习惯早已成自然,大脑毫不费力地做出了自带偏见的评判和行为选择,再次巩固了习惯(由此可以看到习惯如同顽疾一样,难以改变。心理状态趋稳和积累的习惯不断固化,所谓的舒适区就形成了)。而选择的方向不对就会使我们偏离初衷,再怎么努力也枉然。
心态、习惯、选择和努力,按重要性的程度来排序,我觉得优先级应是:心态 > 习惯 >选择 > 努力。改变的关键就是改变心态,而心态恰好是最容易通过训练改变的。只需要将向大脑输入的信息改成有利于事物向前推进的信息,让大脑不断地吸收到这样的信息,逐步创造出一个包含多种可能性的丰富的利于大脑成长的内在环境。微小的好习惯就可以在其中发酵成长。如此良性循环,好习惯便成了自然。自我的舒适区也会随此而扩大。自我也会得到成长。
在此成长的过程中,心态变好了,好习惯就更多了,性格也就随之慢慢改变了。命运之轮便开始转向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方向,改变就成为了可能。
文章图片
不同思维人对舒适区的认知 由此您可以看到,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想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孩子有良好的心态,就要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保持思维的可塑性。自己的心态变得可成长也可塑造(成长型的心态),就可能带来一个又一个“啊哈”的体悟,局面就会有了转机的可能。让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浇灌孩子,向孩子灌注良性信息,情感引导的方式教导孩子,使孩子也保持心态的良性成长,好习惯得到巩固。如果把视角拉长,聚焦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我们将会看到孩子带给你我的惊喜。
不过,这一切都有个先决条件。你得是你的主人,是你自己的观察者。电视剧《天道》经典台词“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所要表达的也许就是上述的意思。
大家可能对以下两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为什么我们总会被与自己有性格相似或优点互补的人所吸引?
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负面信息?
两个人相互吸引,对方身上一定有你的影子或是彼此渴望的那部分东西。我们之所以总是关注负面信息,是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我们内在偏见的习惯需要得到巩固强化。也可能是潜意识里的隐藏的真相,或者纯粹的好奇且想找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破局
最后这部分,总算要讲到主题内容了(二楼的小伙伴们还在吗?一楼还剩几个…)。耐心、专注和自律,我们每个人曾经或多或少拥有过。也是成年人渴望拥有的东西。
曾不止一次听人说过(包括自己),“我没有耐心”,“我没法集中注意力”,“我很想自律”。听后,我能预感到他们改变的可能性很小,拥有它们很难。随着阅历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我可以很自信地向大家说“这些东西,你值得拥有,你也可以拥有”。关键是能从内在需求的角度来寻找改变的方法。我们很难改变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要改变的东西认知不足,视野局限,格局不大。如果你能转念,站在更高角度来看当前的局面,比如想像自己正在观看一副巨图(如清明上河图),正好看到当前这副图画,随着视线的推移,当前这一幕对之前和之后图画会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人生就是由这些碎片影像一点一点垒成的。此时,你还会困惑吗?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耐心、专注和自律”。《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中运用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刻意练习+4s(简化、细化、缩短和放慢)方法处理任务+DOC(做、观察和纠正)。当然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的方式方法不止这一种。我们就是要集百家之长,为己所用。瑜伽也有奇效哦(下图是这段时间早上必做之事,最大感触是有意识控制呼吸能达到心灵放松和身体舒服的效果)
由于篇幅有限,文中还有很多内容未涉及到,后期会补上。在此,向各位耐心观看的朋友道声谢谢。啰嗦了这么多,是时候给这篇记录画上句号了。
其他参考阅读书目如下:
《刻意练习》可以训练自己的耐心、在舒适区边缘刻意练习
【关于耐心、专注和自律的感悟】《知道做到》讲明白了“知”与“行”之间出现鸿沟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实现知道做到
《正念的奇迹》、《次第花开》至少可以修炼心性和专注
《自控力》、《坚毅》训练自律和坚毅
《冥想》、《感受爱》可以通过呼吸的方法来训练专注和保持内心平和
《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终身成长》、《活出生命的意义》、《思维的囚徒》可以打开自己的思维和训练心态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给自己力量,获得让自己保持好奇心的密码
《孔子传》(可以看电视剧《孔子》)、《苏东坡传》扩展视野,学习历史伟人的处世态度和方式
《扫除道》、《活法》学习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和处世哲学
促进自我成长的书籍如下:
《被忽视的孩子》
《原生家庭》
《自卑与超越》、《自驱型成长》
《感受爱》
《自尊》
《这不是你的错》、《身体从未忘记》
《与自己和解》
《早起的奇迹》
《向前一步》
《一平方米的静心》、《幸福的方法》
学习沟通的书籍如下:
《非暴力沟通》
《掌控谈话》
《关键对话》
《共情的力量》
《第3选择》
了解孩子成长、教育孩子的书籍如下
《父母的语言》、《母爱的羁绊》
《陪孩子终身成长》、《翻转式学习》、
《童年的秘密》
《爱、金钱与孩子》
《养育男孩》、《养育女孩》
《正面管教》、《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不吼不叫》、《解码青春期》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理解和管理情绪、压力和拖延的书籍如下:
《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应对焦虑》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情绪急救》
《终结拖延症》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野营记-第五章|野营记-第五章 讨伐梦魇兽
- Shell-Bash变量与运算符
- 清明,是追思、是传承、是感恩。
- 牛人进化+|牛人进化+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 七老修复好敏感、角质层薄、红血丝
- 华为旁!大社区、地铁新盘,佳兆业城市广场五期!
- 关于QueryWrapper|关于QueryWrapper,实现MybatisPlus多表关联查询方式
- 四首关于旅行记忆的外文歌曲
- 标签、语法规范、内联框架、超链接、CSS的编写位置、CSS语法、开发工具、块和内联、常用选择器、后代元素选择器、伪类、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