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自我,尊重边界

【限制自我,尊重边界】今天,当我刷微博时看到一个朋友发的一条微博有一个词明显用错了(是不是真的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我有一点想去评论的冲动。我想指出他的用词不当,但我也在犹豫该不该评论,因为这是一位和我不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但在微信朋友圈也常互赞和评论。)我犹豫的不是该不该评论,而是该不该指出他的用词问题。
我在想我为什么要想指出呢?我真正的愿望是什么?是想帮助他改正吗?为什么要改正,难道不改正对他会有什么危险或是什么损失吗?肯定不是。那是让他更加提高一点知识水平?应该也没有必要热心到去增加别人一个词的知识啦。那么,我为什么,在觉得不是很合适的情况下,还在考虑要不要评论呢?我意识到其实是因为我有一种想表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愿望如果限制在正常范围内本无可厚非,可是为什么我又会觉得不是很合适呢?是因为我感觉到朋友看了我的评论心里可能会有一点不舒服。
我再用心体会朋友可能会有的那种感觉。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喜欢被别人看到或发现错误。有时候我们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或错误,不是因为喜欢、感觉好,而是认为对我们可能有帮助,这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不是一种情感的愉悦,当我们的错误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时,我们则不希望被提醒,去体验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那如果这条微博是我的一位特别铁的闺蜜发的,我就有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去评论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是界限的问题。
相比这位博主,我和我的闺蜜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距离更近。我指出她的错误,至少不会让她有不礼貌的感觉。“我们对不是很熟的人要更客气一些”这是一条不成文的社会规则。如果你不遵守,随便指手划脚,非请自来的建议、对没有那么熟悉的人过分亲昵,可能都会让他人有被越界的感觉,他人的心里可能会感觉到不舒服甚至厌恶。
我们早已知道的,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应当保持不同的身体距离。这种物理上的边界,我们正常人一般都掌握的很好,但其实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道理是一样的,也有看不见的界限。
不仅仅是对关系不是很熟悉的朋友要保持好边界,对熟悉和亲近的朋友和亲人更应该注意彼此之间的界限 。我们更多越过的是最亲近关系的边界,更难遵守的也是最亲近关系的界限。最典型的就是“为你好”牌的各种干涉行为了,由此可能也造成了时下年轻人与父母长辈之间最突出的矛盾。
我意识到,如果我在评论中指岀或提醒用词问题,其实是有一点超岀我和这位朋友之间关系的。也就是说,如果我实现了表现自己的愿望,实际上是越过了边界,造成了朋友内心的不适感。这件小小的事情,有一瞬间象一面镜子,让我瞥见一眼以往自我超过别人界限的那些行为。实际上,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带给别人的感受并不了解,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也不自知。常常,我们的亲人朋友指责我们让他感觉不舒服、受伤害时,我们也是一脸懵:“我怎么你了?”大感委屈。唯有我们认识到每个个体之间都有边界,我们才可能努力做自我觉察、主动审视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不超越界限。
在社会关系中,与人交往时尽量不让对方有不必要的不舒服感是高情商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抑制自我表现,是一种自我修养。这种修养,于我还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要不断的自我觉察。
让我们都尊重边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