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
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放弃另外一种我们也喜欢的东西。决策制定要求在不同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trade-offs) 。
当人们组成了社会时,他们面临着不同类型的权衡取舍,其中比较经典的是“大炮和黄 油”之间的权衡。大炮用于保护自己的海岸不受外敌侵略,而黄油则可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 平。一个社会在国防(大炮)上的花费越多,在消费品(黄油)上的花费就越少。现代社会 中的另外一种重要权衡是清洁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取舍。如果法律规定企业减少污染, 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就会增加。生产成本增加的后果是企业利润减少、工资降低、商 品价格提高,或者是这些后果中的几种同时出现。污染管制的收益是更清洁的环境和由此导 致的更高健康水平,污染管制的成本是使受管制企业的企业主、员工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社会面对的另一种权衡是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效率(efficiency)是指社会从它的稀缺资源中获得最大收益。平等(equality)是说这些收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
当政府制定政策时,这两个目标通常是冲突的。例如,很多政策的目标是使经济财富分配更公平:其中的一些政策例如福利体系或失业保险的目的,是帮助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另外一些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要求财务成功人士比其他人缴纳更高的税。这些政策在实现更高公平性时的同时,降低了效率。当政府将收入从富人那里再分配给穷人时,这种政策减少了努力工作的回报;
结果,人们工作得更少,商品和服务生产量减少。换句话说,当政府试图将经济馅饼切得更平均些时,馅饼本身变小了。
然而,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这个事实本身,并没告诉我们他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学生不应该仅因为要增加经济学的学习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因为环境管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停止保护环境。政府不能仅因为帮助穷人会扭曲工作激励而放弃对穷人的照顾。但是,只有人们了解他们有哪些选择时,才有可能制定更好的决策。所以,我们学习经济学应该以承认生活中的权衡现象作为起点。
效率(efficiency):社会从它的稀缺资源中获得它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一)】公平(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推荐阅读
- 游戏IP(立足于玩家情感的粉丝经济)
- 我曾经以为
- 篮球梦想
- 经济学家
- 课堂随笔
- 那些没上大学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 用科学的思维做最好的自己
-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 上过大学和没上大学的区别在哪(几张现实对比图告诉你答案)
- 2021-05-22|2021-05-22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