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别让孩子变“熊孩子”)
先来看几则熊孩子的新闻:
2019年5月9日,江西吉安两个熊孩子,觉得好玩,用农药毒死上千斤龙虾;
文章图片
2014年8月,贵阳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觉得楼外施工太吵,割断施工工人的安全绳,导致施工工人命悬一线,单手握绳吊挂在8楼空中,长达40多分钟才被解救。
文章图片
2014年6月,江苏江阴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被两名8岁的二年级小学生,从24层楼天台扔下的砖块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文章图片
熊孩子都是在3-6岁这个年龄段形成的!
家长不信的话,可以试着回想:不论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中接触到的熊孩子,有没有年龄小于3岁的?哪怕那些年龄大于6岁的熊孩子,回顾的话,是不是会发现他们在3-6岁开始出现熊孩子迹象?
为什么孩子在3-6岁容易成为“熊孩子?
第一,自我意识高涨
3-6岁属于第一个叛逆期(青春期是第二个叛逆期)。
3岁前,孩子基本依从家长;进入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高涨,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强烈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如果家长留心孩子的语言表达,就会发现3岁以后,孩子用“我”的表达越来越多。3岁前,孩子可能说“喝水”、“吃苹果”、“去玩”;3岁后,孩子更多说“我要喝水”、“我想吃苹果”、“我想去玩”。
第二,社会化
社会化简单来说,就是学习、遵守和适应社会规则。
3岁前,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基本上由家长照顾,家长也习惯了照顾和满足孩子;3岁以后,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具备越来越多的自我照顾能力。同时,3-6岁要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准备,需要开始学习遵守社会规则,不能再“随心所欲”,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更到高,期望孩子能更“懂事”。社会化的学习,主要是家长教孩子规则。
文章图片
自我意识高涨和社会化之间,常常存在冲突。
3岁前,孩子基本上是“随心所欲”——有什么需求,家长都会满足;3岁后,社会化的要求,家长感受到孩子各方面能力增长,期望孩子更懂事,而且要开始教孩子规则,也就不会再什么都满足孩子,孩子的“随心所欲”要受到社会化要求的限制。
可是,孩子自我意识高涨带来的影响,让孩子强烈地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不愿受社会化的限制。
熊孩子的出现,便是家长没有教孩子规则,没有让孩子接受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开始接受的社会化学习。
家长还是把孩子当成3岁前的孩子,无限制满足孩子。
而孩子进入3岁后,自我意识高涨,如果没有社会化学习的限制,自我意识就会膨胀,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被满足都是天经地义,没被满足就是别人的问题”,这样不合理的认识,以及出现侵犯别人的行为——熊孩子的熊行为不都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吗?
文章图片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熊孩子,犯下大错,在3-6岁必须开始教孩子规则,让孩子学习社会化,学习不能“随心所欲”。
当然,因为孩子自我意识高涨带来的想要自我行动,家长教育孩子学习规则一定会与孩子有冲突,有时惩罚可能免不了。
惩罚的目的是制止孩子的不合理性为,让孩子学习约束自己,不能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是本能,想要克制本能,只靠说理教育不够,需要惩罚的强制约束。
【3-6岁(别让孩子变“熊孩子”)】惩罚利弊都有,所以家长运用一定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要变成发泄性惩罚!
推荐阅读
- 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重载与重写&内存泄漏)
-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别怪生活,自己作的!
- 2019.4.18感恩日记
- 科学养胃,别被忽悠,其实真的很简单
- 微习惯复盘
- 生活建造家|生活建造家 | 疫情后56%的人想回乡建别墅
- 人如果没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自媒体时代把握住就能咸鱼翻身)
- 解决SpringBoot引用别的模块无法注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