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告诉我们孩子教育中缺失了一堂关于寻找自我价值的幸福课

由甄子丹主演和出品的《大师兄》里的陈侠在经历一些人生历练,开始四处行走去寻找生命和自身的价值。后来他发现教育才是能解决一个人诸多问题的源头。于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他成了一名中学班主任,而他接任的这个班整体氛围都是那种打架斗殴,讨厌学习的环境。放在一般地老师也许不是抱怨就是放弃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但陈侠不一样,他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来的,所以他在课下去花时间去家访,去了解自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发现这些孩子的优点,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去实现或实现自己喜欢做的事。由此学生开始认可这个老师,也开始回归校园用心开始学习……

【《大师兄》告诉我们孩子教育中缺失了一堂关于寻找自我价值的幸福课】
《大师兄》告诉我们孩子教育中缺失了一堂关于寻找自我价值的幸福课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电影也引发了一个有争议的主题,学校难道不是培养孩子实现自我,而是以考试分数来评估的吗? 是的,从我们小时候,甚至我们父母小时候中国教育一直是填鸭式的考分评估,而忽略了教育过程中孩子的个性培养。甚至我们这一代人中还出现诸多高分低能的尖子生,反观我们的教育最终实现的目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人生了?这也引发了多年来对中国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反思,通过教育,让一个孩子找到自身价值,实现幸福人生,而这堂课却在我们的教育里缺失了。但唯一幸运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父母陪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我是在一个四线小城市成长起来的,小的时候父母白天工作,晚上都会陪伴我们,一家人一起说说话,有时候看看电视或者一起串串门。在这过程中父母会轻言细语引导你学习,也会引导你生活或是告诉你一起人生常理。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这里就是家庭氛围就是教育,更谈不上明白潜移默化也是一种教育。

而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开始跟这个时代所有的年轻父母一样的焦虑,开始没完没了的加班,工作晋升,出差开会,孩子常常是在学校,托管班。既使好不容易大家有时候在一起吃饭了,却发现孩子好像不太说话,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是性格内向,话少。其实是我们的孩子已经在我们的人生焦虑里,在我们的人生重心里渐行渐远了。而我们家庭氛围的缺失在不断地因为现代社会压力加大而被其它没有任何感情的外界所取代。我们常常以为这孩子怎么慢半拍,似乎对什么人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其实是我们爱的缺席,让孩子失去了爱的热情,而我们却浑然不自知。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有幸读到了三川玲.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作者是一对夫妻,被读者称为“最了解中国家长和孩子的人”。他们用四年多的时间,身体力行的汇集这本书的精华。这本书分析了教育和学校的关系来源,教育的本质以及中国教育缺失。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学校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学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代,经过一百多年后成为奠定教育的根基。到了古罗马时期,人文课都会在上午学习,下午上体育课,有骑马.赛跑和博斗这些项目。教育经历过两次转折,一次是17世纪跟人学到变成了跟所有人学。到20世界,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时代的技术到来,电脑和互联网成为自主学习的宗旨。而我们的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了?现代学校的教育分科越来越细,甚至有些从前有的,学校也不再有,而是让外面的培训机构取而代之,于是乎一大波的各类培训教育都是冲着高分考试制度而来的。现在我们身边常常有家长在说,不怕学霸考高分,就怕学霸放假。因为只要学校有假给孩子休息的时间,基本家长都会送去各类培训班,并且大多会无奈地说:“没办法,大环境是这样的。”在这种环境制度下,我们的个性化教育越来越模糊,仔细想想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了?人家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有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用我们现代话来话,应该是按照孩子自己的个性爱好取向来培养孩子找到自身的价值才应该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的根本。

现在经常出现各类让人纠心的问题,比如离家出走,自杀,跳楼,情绪失控。归要结底都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或缺席.大部份人在学校是学霸,出社会是某某公司高层,精英,能驾驭各种学习和考试,却不能驾驭自己人生的坎。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根源,
我们的教育里少了一门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生命价值的幸福课。同时书中还有提到除了培养孩子重要的素质和能力以外,还要注重财富教育,这也是我们学校里没有教的一门生活技能课。
孩子的成长和家庭阶层无关,但跟我们的教育和观念有关。“人生体积“由长度(即寿命).宽度(即行走的范围),深度(即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贡献)相乘而得到的。这三个维度不是金钱和物质可以考量的。为什么世界上中占全球总人数0.3%的犹太人却可以控制世界上60%的财富?犹太人的财富教育从3岁开始认识钱并学会跟钱做朋友,到12岁,孩子有能力看穿广告的假象,制定并执行为期半个月及以上的支出计划,正确掌握银行业务术语。他们培养独立.勇气.创新,还有挣更多钱的能力。反观中国的财富教育,总是给孩子观念误区,认为富即不仁,富人都是骗子,购物就是上当。甚至抹杀商业和专业技术技能和专业服务的价值,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财富分配不平衡的真相。商业活动总是与道德相悖。
《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还提到,教育就是我们的生活,通往幸福的教育要经过五个路口:

爱与知识

兴趣与实用

放手和焦虑

生存与考证

拥有与利他。



看完这些,也许你不一定马上成为一个教育的专家,但至少在孩子教育的困扰上你会找到你的入口,也会明白该怎么去走进这个入口,并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孩子身上有的是我们自己的影子。而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是不完美的长辈,那怎样让孩子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成长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你带着这些思维观点,一定会有所突破。愿天下所有孩子都能遇到力求突破自我,引导孩子的师者,长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