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从青铜时代走到黄金时代,中国半导体这十年( 二 )


同年,中芯和武汉政府合资成立中芯IC制造武汉公司;两年后武汉新芯独立,一时成为国内最大高端芯片生产基地 。
2012年,西安高新区引进三星芯片生产线,主力生产10纳米、12英寸硅圆片,一期项目总投资高达108亿美元 。
同年,中芯国际联合北京市联合投资72亿美元,在京建设40纳米-28纳米12英寸晶圆生产线 。
正是各地政府频频“大手笔”投入,国内半导体行业呈现出地域“多点开花”、行业“千帆竞发”的蓬勃态势 。
不过,“国家队”并不是我国半导体破局的唯一解法 。
随着2001年加入WTO,国内制造业规模及其技术水平不断攀升,中国对半导体部件的需求急剧攀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场 。
需求必然带动供给侧的变化 。彼时,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破局发展 。
半导体|从青铜时代走到黄金时代,中国半导体这十年
文章图片

这些如今业界鼎鼎大名的巨头,经过了近十年的漫长播种期,2010年后终于驶入快车道 。
海思、展讯、联芯、炬力、瑞芯等企业,均进入28纳米的主流设计水平 。
它们是这一时期,克服内外重重困难,艰难地进行技术追赶的企业的代表 。
也正是2010年,中芯国际终于走出了台积电“不依不饶”诉讼(状告其侵犯专利、窃取商业机密、不正当竞争等)的阴影,5年来首次实现盈利 。
除已经初具世界级巨头雏形的海思外,中兴微电子、澜起科技、福建瑞芯销售额也纷纷突破10亿元大关 。
它们的壮大,彰显了中国半导体企业集群发生了“质”“量”齐飞 。
从这些局部景象中可管中窥豹的是,这一时期,中国半导体终于初步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逐步走入正向创新和赶超的正途 。
以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和解、“断臂求生”的例子来看,虽然半导体产业的重资金性、技术复杂性和快速迭代性,决定了“先天不足”的中国企业,发展之路必然是艰苦跋涉,但各企业“不顾一切活下去”的信念却从来都很坚决 。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1”、“02”和“03”专项支持下,多家企业更是有着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
要知道,中国的半导体起步并不晚,从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建设,甚至早于日本 。
然而改革开放后的前30多年里,我国半导体产业在规模、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
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清楚地意识到2010年的重要性,这一年,成为民族半导体产业的一个转折点,赶超机遇也是在这一年起开始闪现 。
02、2014-2017:逆势扩张的“白银时代”2014年后,中国与世界半导体产业,似乎不再同频共振 。
这一时期,全球半导体产业正陷入长期不景气的衰退期 。行业新闻最常出现的就是“重组”、“剥离”、“并购”等字眼 。
有意思的是,与行业大势不同,中国市场需求却在稳健增长,从此前的局部发力,走入了更全面发展的“白银时代” 。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芯片需求市场,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多半的电子产品,消耗全球近6成芯片,产能却只有全球1成多,严重依赖进口 。
行业变革往往会悄悄发生在大多数人最悲观的时刻 。
为解决国内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国家吸取了过往“909项目”等经验教训,从2013年起,尝试一种以国家引导加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新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