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鱿鱼游戏》爆火背后,这些年轻人早已吃下负债的苦

投稿|?《鱿鱼游戏》爆火背后,这些年轻人早已吃下负债的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连线Insight , 作者 | 张霏 , 编辑 | 李信
年轻人距离现实版“鱿鱼游戏” , 有多远? 
身负30多万元债务的裴彤给出的答案是“看如何和催债人员周旋了” 。前几天 , 闺蜜向她吐槽自己工作两年无存款 , 且背负两万债务时 , 裴彤甚至有些羡慕对方 , “负债两万算什么 , 我要是欠这点钱就开心死了 。” 
无处不在的借贷平台 , 是裴彤欠下大额债务的“元凶” 。网购可以用京东白条和花呗、借呗 , 旅游可以用携程拿去花 , 甚至连社交平台微博都有借贷工具 。 
裴彤被无处不在的借贷平台围得密不透风 , 将奢侈品、大宗消费品放入购物车时 , 更是产生一种“虚假式富有”的满足感 。此后 , 她犹如脱缰的野马 , 在提前消费的路上难以回头 。 
据猎聘发布《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显示 , 近四来“90后”中高端人才薪资呈现逐年上涨态势 , 自2019年-2021年 , 平均年薪分别为11.13万元、11.92万元、13.05万元 。工资上涨也意味着消费力的上涨 。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过上“轻奢、高负债”的生活 , 无形中也给自己布下一场测试心智和极限承压能力的现实版“鱿鱼游戏” 。 
越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越花钱 , 花钱越多、就越要拼命工作来满足消费需求 。这一闭环 , 形成了“消费陷阱” 。这也是大部分年轻人收入越来越高 , 却负债累累的真实原因 。 
类似的故事正在年轻群体中发生、重演 , 甚至已经蔓延到大学生群体中 。《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 , 有54.9%的大学生赞成超前消费 , 且其中11.9%的大学生有超前消费习惯 。而在有超前消费行为的大学生中 , 近四成超前消费金额在500-1000元 。 
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与日俱增的经济压力 , 负债的90后们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 努力上岸 。有的进入婚庆公司做运营;有的开启自己的多重职业和身份 , 成为一名“斜杠青年”;有的面临巨款压力束手无措 , 不敢告知亲人 。 
连线Insight采访了4位深陷负债危机的90后 , 以下是他们的真实经历:
被闺蜜怂恿刷信用卡投资非法平台 , 从存款30万到负债30万 费霞 | 28岁 , 无固定工作 
这件事情发生了快两年了 , 我现在过得生不如死 。心态也从对未来还算有所期待 , 变成了如今的心如死灰 。 
我背负高债 , 不是因为自己超高消费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 , 而是被从小一起长到大的闺蜜骗去投资 。更可笑的是 ,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否曾真实存在 。 
事情从2018年底开始 , 当时我和老公结束3年的北漂生活 , 带着20万回到了农村老家 , 幻想着之后在县城买个大面积的楼房 , 让老人孩子也享受冬天有暖气的小日子 。 
刚回家不久的我 , 兴高采烈地约了许久未见的闺蜜吃饭 , 但我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谈话间我得知 , 她通过投资一个叫“中君国际”的电商平台 , 半年时间赚了60万 , 买了一辆奥迪A6 , 她的上级领导一年内在市里买了200多平的复式楼房 。如今 , 她想找合伙人一起发家致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