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

不安全感(为什么总是没有安全感?)
吕克·贝松执导的电影《别惹我》讲述了一个美国黑社会家庭,因向警方举报纽约当地黑帮的黑幕而遭到黑帮追杀的故事 。因此,他们一家不得不在警察的保护下逃到了一个法国小镇 。
但是因为是外地人,又是美国人,镇上的人经常欺负这家人 。学校里有学生故意刁难这个家庭的一双儿女,父母屡遭邻居、水管工、自来水公司等势力的贬低和欺负 。当然,有些是针对他们的,有些则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
然而,这个黑社会家族的四名成员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干净利落地向所有人进行了报复 。他们会得到报复,他们的报复极其残忍 。
虽然剧情有些夸张,但影片营造的氛围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因为大多数人都想过这样的生活,只是不敢而已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想积极进取,活出真实的自己,但是做不到,这也是他们没有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来谈谈人的安全感和攻击性的关系 。
1.不敢过侵略性生活的人,安全感会更低 。先解释什么是攻击性 。
进取,而不是很多人误解的骂人脏话,应该理解为敢于为自己发声,提出自己的需求,拒绝,表达,创造,打破常规,独立,也就是敢于做自己 。
【为什么你总是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其实,攻击性是人的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 。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如果一个人剥去了攻击性,他就剥去了自己的本性;而好斗的人是真实的,所以更有魅力 。
可见,缺乏攻击性的人看起来不真实,会虚伪,甚至会软弱,这也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
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感到不安全,是因为他们对外界的敌意在增加 。在他们看来,外面的世界超出了他们的应对能力 。
正如我们常说的“老好人”,他们很少拒绝,总是根据别人的眼色行事 。他们看起来是“好人”,其实是弱者,因为他们活得小心翼翼,胆小怕事 。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老好人”或者逢迎的人内心是没有安全感的,因为他们很少做自己,也就是缺乏攻击性 。
2.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这才是安全的状态 。每个人都不是好惹的,包括我们自己,但是很多人都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不敢表现出来 。
电影《别惹我》之所以让人看后觉得过瘾,是因为它让我们体会到了“没有人是好惹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仍然相信,无论这个黑社会家族生活在哪里,都会很安全 。
而这种感觉就是我们想要拥有的安全感——被侮辱被羞辱 。
即无论别人对“我”是好是坏,“我”都无动于衷,内心平和,这是内心强大的表现,也是我安全感的终极本源 。
敢于做自己的人,内心是安全的 。
因为在他们看来,外面的世界可以自己掌控,他们不会担心别人的离开,也不会担心别人的伤害 。就像影片中的一家人一样,他们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他们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但也很享受内心的安全感 。
3.只有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生就有两种驱动力,力比多和攻击性 。
前者往往被理解为性,但实际上它也可以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都可能是力比多驱力的升华,比如写作;后者的攻击性是一样的,也可以有多种象征性的表达,比如士兵直接杀了别人 。
对于普通人来说,释放攻击性,可以从敢于表达愤怒开始 。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意识到问题是改变的开始 。
比如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自己的攻击性有关,这样才能敢于做自己,活出攻击性 。
其次,可以尽量尊重自己的感受,敢于在小事上表达出来 。
那些讨好性格的人,在害怕自己因为表达拒绝而被疏远的时候,可以试着说出自己对琐事的真实想法 。比如和朋友逛街时,偶尔不顺从朋友的想法,尊重自己的想法,看看会发生什么;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试着做一次自己,看看结果如何 。
事实上,许多人害怕表达攻击性,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和对方抵抗挫折的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拒绝一个人一次,对方不一定会离开自己,或者即使对方离自己很远,也不一定无法承受 。
第三,我们应该明白,如果我们想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我们必须敢于做自己 。
有些人害怕表达攻击性的原因是担心破坏对方的关系,但真正好的关系一定是对方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
我们常说的“不打不相识”,其实就是“你在对方面前表达了你的愤怒,然后你发现不仅你会觉得无忧无虑,对方也不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可能会更好”,而这是一种侵略性的根本功能 。
总之,那些总有不安全感的人,可以从攻击性的角度来分析,然后通过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来和别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当高质量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不仅自己会觉得强大,心里也会有安全感 。
有冲劲的人是真实的人,真相让我们心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