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扒开圆心科技招股书,除了“卖药”还剩下多少“科技”?( 二 )
文章图片
正是基于圆心科技自身不错的发展潜力和互联网医疗市场的火热,圆心科技已斩获8轮融资,并获得了腾讯、红杉等明星资本站台,融资金额超61亿元 。
卖药是一门好生意随着业务体系的搭建与完善,能够发现的是,圆心科技有着不错的核心增长力 。从2018年至2020年,它的营收分别为8.19亿元、23.52亿元、36.3亿元 。到2021年8月31日止的营收36.12亿元几乎达到了2020年整年的营收,营收增长速度非常快 。
但在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不难发现,行业内的弊端同样出现在圆心科技身上 。
在医疗行业,盈利难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就算是运行多年、已上市的阿里健康在2014-2020年也累计亏损约7亿元,盈利状况同样不乐观 。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2018年-2020年亏损分别为1.18亿元、2亿元和3.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 。算下来,平均日亏186万元,数额较大 。到了今年,圆心科技的亏损额还在增加 。2021年前8个月,圆心科技亏损4.6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7亿元 。
其次,在业务方面,院外综合患者服务(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主要包括药房及院外医疗服务)为圆心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2018年至2020年占总收入比例达到97%以上 。但是细观整个营收情况,可以发现这一业务占据主要的销售成本,高达99%以上 。导致了整体销售成本过高而拉低了整体的毛利率 。
另一方面,尽管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以及线上问诊及保险是目前市场上大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在发展和经营的方向,但药品的销售仍是主流的盈利模式 。如之前递表的智云科技、思派健康、零氪科技都是干着卖药的“老本行” 。
圆心科技也不例外,它的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院外药房服务及院外医疗服务、批发药品服务,但是据圆心科技招股书表示其中来自院外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重大 。这意味着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营收也主要来源于药物的售卖 。
这也就意味着,圆心科技的“科技”元素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突出 。当然,万事不能以偏概全,毕竟行业趋势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万亿级别的市场蛋糕也已经成为了各路玩家争相蜂拥的理由 。
巨头包围的万亿市场,圆心科技能否突围成功?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医疗行业获得快速发展,中国新经济巨头在这领域的投资也有所增加 。
据IT桔子统计的2021年Q3中国新经济巨头对外股权投资领域的占比来看,医疗行业以9%的占比排在第四 。当然,这也使得在巨头的相继布局下,医疗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圆心科技虽作为联网医疗及慢病管理领域独角兽企业,但绝不是躺赢的存在,也避免不了受到阿里、百度等和其他市场激流的冲击 。
圆心科技自身方面在构建医、药、保、健的生态闭环 。有着从“医”到“药”、从“消费”到“支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有健康管理模式 。但是放到整个行业中,不论是阿里健康还是平安健康3P理论(3P是指Patient,Provider,Payer),在模式上都大同小异 。
这也意味着,在极其相似的运作模式中,圆心科技面临的竞争是巨大的 。再加上其他如丁香医生、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平台以及共有医院的分流,增加了圆心科技在模式上推进的压力 。
此外,后端处方市场监管的加强或许会给圆心科技的业务发展带来一些挑战 。通过上文中对其业务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圆心科技瞄准的是承接诊后处方外流的这一市场,而这一市场正是强监管辖区之一 。
在招股书中提到,处方药的售卖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处方药后续相关法律的改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后续都将直接影响到圆心科技在线上平台的售卖 。而药物作为圆心科技的营收支柱,对处方药售卖的限制,或将从根本上影响其整体营收的体量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