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物业大逃杀( 三 )


文章图片

以碧桂园为例,倘若三年后合约面积全部转为在管面积,也就是说,碧桂园服务已经提前三年锁定了5.7亿平米的可收费面积,意味着仅物业管理业务已经锁定了接近1倍的增速 。 
考虑到碧桂园服务计划5年营收挺近千亿规模俱乐部,只有达到年复合增长率超50%,才能达成 。可以预计的是,碧桂园服务接下来还会采用更加激进的并购策略——目前其账上躺着217.7亿元现金,弹药充足 。 
“规模制胜”的游戏规则下,并购将成为行业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也是龙头企业甩开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
03 新的故事

瞄准万亿蓝海市场,物企开始在新型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
如果说确定性是物业股高估值的基础,那么衍生服务便是物业股拔高估值的想象空间 。
房地产开发主业已经没有太多的故事可讲了,地产股正变身为“高股息、高分红、低估值”的“类银行股” 。
而物业股却在讲述着成长股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就是物管企业对增值服务的探索 。除了基础的家政服务、装修、房产经纪外,“物业+养老”、“物业+托幼”、“物业+美居”、”物业+电商”、“物业+社区团购”等等多元的社区增值服务模式不断被挖掘出来 。
此外,物业企业还在不断拓宽自身的“能力圈”,业务形态不断进化 。其中,“城市服务”是物企深度挖掘的热点 。
瞄准万亿蓝海市场,物企甚至开始在新型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些企业有机会利用自身服务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打通了社区物业管理和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任督二脉” 。 
比如,万物云就将自身定位为“空间科技服务商”,推出“三架马车”业务战略,万物云品牌树包括 Space、Tech和Grow三大模块 。 
从万科物业到“万物云”平台的演变,就是万科试图在整合自身社区服务和商企服务基础上,向“城市运营”的业务延展 。 
去年10月,万科推出了“万物云城”业务,目前已完成10个城市、16个项目的探索,包括珠海横琴、雄安新区、广州白云区、成都高新区、青岛动车小镇、厦门鼓浪屿等项目 。
万物云城试图弥补政府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的短缺,协助相关部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能够在“基础设施管养”、“生态环境服务”、“社区协同治理、居民公共服务”及“城市微更新”等方面发挥一些作用 。
碧桂园服务的非物业管理业务也已经开始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84.3%;归母净利润21.13亿元,同比增长60.7% 。
其中,物管业务同比上升30.5%至52亿元,但营收占比已不到五成;社区增值服务同比大幅上升132%至14亿元,非业主增值服务同比上升57%至10.6亿元 。
投稿|物业大逃杀
文章图片

按照碧桂园服务的2025构想,其千亿营收的结构大致包括500亿元的物业收入,300亿元的增值服务收入,200亿元的城市服务收入 。
物管赛道正在持续扩张,不再局限于“小区管理” 。
增值服务赋予了物管公司类消费的行业属性,在基础服务上打开了第二曲线,也能够提升物业服务的溢价水平;而城市服务,则推动了城市治理服务的市场化,相当于是物业企业的第二战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