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所 59怎么样

自诞生以来,坦克就取代了火炮,成为陆战之王 。到二战时,德军将坦克的使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然而,元首的科技树显然是歪的 。在占据上风的战场上,西伯利亚长毛熊逐渐超过了他们 。素质高但人数少的老虎队,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T34,是如此的弱小和可悲 。
至此,坦克集群战术的巅峰在辽阔的北方平原上铺展开来 。建国后,我们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现状,别说坦克制造和R&D,就是仿制也没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撑 。这个时候,苏联的援助无疑给我们的重型装备打了一针强心剂 。于是,在1959年的国庆阅兵上,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坦克——59式中型坦克 。
59式坦克是T54的仿制品,是当时苏联坦克洪流的缩影 。59式坦克继承了他出色的机动性和良好的装甲 。59式坦克采用B2系列V型12缸水冷柴油机,缸径150mm,额定功率382kW (520hp),额定转速2000r/min,最大速度50km/h,最大行程560km 。无论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测试,还是在南方炎热地区测试,当时测试的车辆依然可以随时随地投入战斗 。
装甲方面,59式中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组成 。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 。车体正面和侧面装甲较厚,炮塔为流线型,防弹性能较好 。
性能如此优秀的坦克,怎么可能让他昙花一现?之后59被我们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和战争环境 。
1979年,为了改进59式火控系统,在坦克火炮上加装了带有自动仪表的简易火控系统和73式激光测距仪 。增加了控制系统的液压助力器,以提高坦克驾驶员的可操作性 。为了提高局部装甲防护,炮塔上安装了栅栏屏蔽装置,车头和炮塔前部安装了复合装甲 。于是,59的第一款改进型59-1诞生了,产品代号WZ120A 。
1980年,59-1坦克的改进设计开始 。改进后的坦克称为59-2中型坦克,产品代号为WZ120B 。随着中国关系正常化,逐渐进入一个比较短的蜜月期,我们得到了很多当时国外的先进装备和设计思想,于是把59式坦克换成了79式105mm枪管炮 。弹药类型为105毫米尾翼稳定穿甲弹、破甲弹和破甲弹 。其中,尾翼稳定穿甲弹初速超过1600m/s,技术先进,威力强大,性能优异 。同时,VRC-8000坦克电台配有微处理器,可预置10个频道,可方便转换功率,通信距离可达35km(59辆坦克安装的A-220电台通信距离为16km) 。
1984年,为了应对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在59-2式坦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改进,采用了81A型105mm身管坦克炮,带有轻型热鞘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为1600m \ s,可在2000m的距离上穿透厚度为150 mm、倾角为30度的均质钢装甲,最大射速为7发\ min
90年代,世界战争开始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旧的59又要更新了 。新坦克代号为59-D1,第二代点射火控系统配备微型计算机、点射激光测距瞄准镜、点射炮手微光瞄准镜和各种传感器 。指挥员观察镜采用88式主战坦克指挥员观察镜,驾驶员安装的二代微光夜视仪可使夜视距离达到100米 。
同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自主研发了59辆改进型59-125坦克、59-P坦克、59-G中型坦克和美洲虎坦克 。
59-125坦克装备了国产三代主战坦克的125mm坦克炮,并配备了先进的稳像火控系统 。据说这种火炮的威力完全可以媲美美国的M1A1系列和豹2系列;第一枪命中率大大提高,可以提前精准射击 。
59-P坦克配有北约制式火炮,口径105毫米,配有防热套,射速每分钟7发,载弹量48发 。炮塔上还装有天气传感器,可以随时向火控系统发送信号 。坦克停止时,拦截静止目标需要5秒,拦截运动目标需要7秒,拦截“动对动”状态下的目标需要10秒 。
59g中型坦克是中国研制的改进型,出口坦桑尼亚 。坦克装备了一门125毫米滑膛炮,并更新了最新的火控系统 。它最大的亮点是楔形装甲,使得整体外观更加霸气 。
美洲虎坦克很少有美国血统的,最明显的特点是装备了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采用美国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的8V-92TA 8缸柴油机,额定功率560 kW 。传动装置采用通用汽车公司艾利森传动部提供的XTG-411自动传动装置 。变速箱为液压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 。该装置基本上也采用59式坦克,由5对负重轮、1对后驱动轮和1对前诱导轮组成 。与59式坦克不同的是,有两对支撑滑轮 。
就是因为很多外贸类型和改进,才有了远看外观吓人,近看没有一对负重轮的说法 。但是,59的提升并没有到此为止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星辰大海 。
【59所 59怎么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