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许的含义 知是什么意思

个人德性的养成一直是儒家思想的中心 , 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的中心思想“可以用《论语》中的‘修身与平’这句话来涵盖” 。这也是中庸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意义 。自我修养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 。在儒家思想中 , 个人德性的达成不是空穴来风 , 而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的 。
知识和智慧
“知”在儒家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据清代刘宝南《论语正义》记载 , 《论语》中有118个“知”字 。《论语》中“知”字在中的意思是“知道” , 如“不知天命 , 不以为君子 。”在此基础上 , 引申出“赏识与任用”的含义 , 如“如果你活着 , 你说 , ‘我不知道!’如果你知道 , 为什么不呢?“知”也指“知” , 如“子曰:吾有智乎?无知 。”另外 , “知”引出“智” , 有“智”和“智”的意思 , 如“知者乐水 , 仁者乐水” 。孔子非常重视“知”作为“智”的解 , 与仁、勇并列为“三德” 。
荀子对“知”和“智”做了明确的区分:“所以 , 知人者 , 知其事者 , 知其智也 。”这种观点认为 , “知识”是认知能力 , “智能”是认知结果 。除了荀子 , 其他儒家学者也对“知”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阐释 。如北宋张载将“知”分为“视听之知”和“德性之知” , 认为“德性之知”高于“视听之知” 。可见 , 具有“智”的含义的“知” , 既是一个认知范畴 , 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
近代以后 , 随着西方认识论等理论的传入 , 人们开始用西方的知识来对比儒家的知识观 , 认为耳闻目睹的知识对应于知识 , 而德性的知识更接近于智慧、德性和道德 。所以很多学者用“知”来表示“知”和“知而明” , 用“智”来表示“智” , 把知识作为一种美德 。这种对知识与德性、智慧、听觉知识与德性知识的区分 , 为我们研究《论语》中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 。“在儒家看来 , 智慧是在人格成就的不同层面上实现的对人性和周围世界的意识 。所以人格的成就对于‘知识’来说是先在的 。”求知为知其次 , 求知为德是知之本 。从“知”到“智”的过程 , 就是从“耳闻目睹之知”到“德性之知”的转化过程 。
智者不困惑 。
在《论语》中 , 孔子直接说“知”(智慧)的地方大概有14处 , 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来表示某人聪明睿智 , 如“臧武忠若知 , 公不要” 。其次 , 单谈“知识”(智力) , 最典型的是樊迟两次问“知识”(智力) 。第三 , 以“知”谈“知” , 以“仁”比之 , 如“知人乐水 , 仁人乐山” 。知者动 , 善者静 。知福者 , 仁者长寿 。“正因为孔子经常把“知”(智)和“仁”同时放在一起 , 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论语》或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知”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或认识论的范畴 , 也是一个人学或道德观念的范畴 。
樊迟两次问“知”(智慧) , 孔子第一次回答 , “为民服务 , 敬鬼神而远之 , 可谓知” 。朱对此评价说:“献身的努力应致力于适合于人类的事 , 不要被鬼神的不可知所迷惑 , 知道的事也是事” 。也就是说 , 智者能够区分可知与不可知 , 应该知道的与不应该知道的 , 并人道地致力于应该知道的 。樊迟第二次问“知”(智慧) , 孔子答“知人” , 樊迟不懂 。孔子进一步解释说:“纠正错误可以使错误变直 。”朱在朱注中指出:“爱人 , 要善良 。知人 , 知事 。”“曾说 , ‘迟到的意思是爱周 , 但知道有选择 , 所以怀疑两者矛盾 。’是非之人自会知道 。如果你把废物弄直了 , 你就是仁慈的 。这样 , 两者不是互相对立 , 而是互相违背 。“与仁者爱人相比 , 智者知道人是有选择的 , 并且能够明辨是非 。从孔子对“知”(智)的问题的两个回答可以看出 , “辨”是“知”(智)的一个重要内涵 , 也就是说 , “智”本身就包含了辨别力的认知判断能力 。在《论语》中 , 孔子两次说“知者不惑” , 黄侃的《逸书》引用孙绰的话说:“因你明辨事物 , 所以不惑 。”同样 , 孟子也曾明确地把“智慧”定义为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说:“明辨是非的心 , 就是智慧 。”他还说 , “是非之心 , 是智慧之端 。"
从智者识人的角度来看 , “辨别”不仅仅是辨别是非 , 更重要的是“辨别自己” 。《荀子》说 , “晋 , 子曰:‘何以知之乎?什么是仁?鲁兹说 , ‘知者使人知己 , 仁者使人自爱 。’子曰:‘可以形容为学者 。’子贡 , 子曰:‘予 , 知者乎?什么是仁?子贡对他说:‘知人者知人 , 仁者爱人 。’子曰:‘可以形容为君子 。’颜渊入 , 子曰:‘知者乎?什么是仁?颜元对他说:‘知者自知 , 仁者爱人 。’子曰:‘可以形容为君子 。’在这里 , 孔子实际上指出了“智”的三个渐进层次 , 即“交友”、“知人”、“自知” 。虽然樊迟问“知”(智慧) , 孔子答“知人” , 其实“知己”才是“知人”的最高境界 , 也是“智慧”的重要内涵 。
这两种意义上的“智”之所以成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美德 , 与“仁”有关 。如前所述 , 《论语》中关于“智”的论述 , 大多是“仁智兼备” 。所谓“仁者仁心 , 知者仁心” , 在仁与智慧的关系中 , “智慧主要是作为仁的一种手段而存在的 , 也就是说 , 在中国 , 知识或智慧具有更鲜明的德性意义 , 其侧重点并不在于强调其认知能力 , 尤其是对自然的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从“辨”和“知己”两个角度可以看出 , “知之为知 , 不知为不知”是“智” 。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 就意味着你有“智慧”之德 。洪都博客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德性 , 即认识自己 , 成为自己 。
诚实是自信的关键 。
自知的过程是从认知的“知识”到道德的“智慧” 。“自知既是理性的分析判断 , 也是实践的自知” 。从“智”在认知和道德实践中的两层含义 , 可以理解儒家思想中“知己知彼”的统一性 。“因为假设对自我的真正理解必须通过自我完善的行动来实现 , 所以这个意义上的知识不仅仅是反思和理解 , 而是塑造和创新 。认识自己 , 同时也是提升自己 。”
虽然我们可以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德性 , 但“认识自己”毕竟不等于“成为自己” , 那么这个整合的过程如何实现呢?对于如何达到自德 , 中庸给出了答案——“诚” 。“诚是自足的” , 《中庸》认为 , “作为一般概念的指导原则 , ‘诚’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德品质 , 或者说为一切具体的道德品质奠定了基础 , 使这些具体的道德品质成为可能 , 但只有‘诚’才能实现人性的‘成功’ 。”《荀子》也说“君子修心不擅诚” 。那么 , 什么是“真诚”?
《中庸》云:“诚者 , 天道也;诚者 , 人之道也 。”朱对评价说:“诚实、真实和清白 , 是正义的本质 。诚者 , 不能真清白 , 而欲真清白 , 当然人事也 。”所以“诚”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真实和纯真 。《论语》中虽然没有“诚”字 , 但不代表孔子不重视“诚” 。在自我面前 , “知之为知 , 不知为不知”就是“诚” , “说自己真正知道的是知 , 说自己真正不知道的是不知”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 就别跟我说你知道的 , 以“诚”为“智” , 成就自己的德行 。
除了真实和纯真之外 , “真诚”的第二层含义是“真正的拥有” 。类似于儒家意义上的“诚” , 特里林在《诚与真》中区分了“诚”与“真” 。真诚是公开表达的感受与实际感受的一致性 , 即社会上的“我”与内心的“自我”一致 , 真诚的人是忠于自己的人 。但是我们想要忠实于自己的是什么呢?这就提出了真实性的问题 。面对你知道的 , 说你知道 , 面对你不知道的 , 说你不知道 。这是你认识自己的时候真诚的态度 。但更进一步 , 你所认识和达到的“自我”需要是真正的“自我” 。所以 , 以“诚”来达到自知之明 , 还需要自我反省 , 自我修养 。
德性的知识是道德主体自我意志的呈现 , 所以必然是真或假 。但是 , “德性的知识虽然是道德主体与生俱来的自知和自觉 , 但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和反躬自省 , 道德主体所拥有的德性知识至多是始之火、始之泉 , 最终会在日常生活中消亡” 。《论语》中的“吾居三省吾身”、“见贤思齐 , 见贤思齐 , 内自省”都是指通过这种自省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德性 。总之 , “智慧”不仅是真诚地认识自己 , 更是认识真实的自己 。运用这种人格的“诚”的方法 , 可以在认识自己的同时 , 实现自己的德性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乔欢
【知许的含义 知是什么意思】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官方账号cssn_cn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