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介绍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独龙族介绍)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使用独龙族语言,但没有母语 。独龙族原有的群婚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男女都分发,女生有纹身的习惯 。独龙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相信鬼神 。独龙族人口约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州公山独龙族和怒族自治县 。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公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怒江两岸,西藏自治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察隅县茶花荣乡 。缅甸也有很多独龙族居住 。
名字独龙,自称“独龙”,人称“昆帕”、“曲罗” 。主要生活在公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江流域最早的主人 。据《袁遗通志》漓江路风俗,“漓江路有莫多、白芨、罗丽、董军、常娥、七尾、图凡、陆机等八种之多 。”其中“撬”是“秋”的同写,指现在的独龙 。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根据民族的意愿,取消了“糯帕”、“糯子”、“曲罗”等名称,正式定为“独龙” 。
历史起源
独龙族的起源和形成至今没有明确的线索 。但从语系来看,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独龙族应该来自氐、羌两个民族 。其族群内部流传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龙族是土著族群 。人们认为独龙族最早生活在怒江地区,后来因为狩猎偶然来到了独龙江流域 。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狩猎场,还有相对平坦的梯田,他们陆续搬到这里,从北向南逐渐发展 。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来自怒江 。此外,从过去存在的语言和文化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也与公山的怒族非常相似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更可信 。
演变
唐宋时期独龙江流域属南诏、大理管辖;元明清时期由丽江木土司和丽江道军政总署统治 。这段时间,独龙族先民的记录已经开始出现在中国相关的历史记载中 。如通志《漓江路风俗》中说:“漓江路有磨、白、、冬闷、、撬、吐蕃、鲁等八种,误住” 。当时的丽江路包括现在的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南部,其西北与现在的西藏自治区相连 。本文中的“撬”、“吐蕃”、“鲁”等词,是“混居”在丽江路以西、西北的独龙族、藏族、傈僳族的先民 。“撬”是“秋”字的同音写法 。过去,人们居住的河流和地区被称为沱江和沱依地 。例如,公山县西部的独龙江上游仍被称为沱江 。可以看出,元代的彝族是在伊河一带,之后逐渐向下游的独龙江迁徙 。至清末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引《清治公图》记载:“秋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属鹤庆、丽江外野民 。它的住所是茅草覆盖或树皮覆盖 。男的留头发,亚麻短裤,脚很丰满 。女人耳朵上戴铜环,衣服上穿麻布 。.......更多的人住在大山和岩石里,穿着木头和树叶,吃他们的头发,喝他们的血 。就像古代人一样 。和尚与怒人接壤,不敢越界 。”雍正的《云南通志》也记载了“丽江曾有人披叶食发饮血,无屋而居山石”,还有甘龙的《丽江府第简史》等地方志,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 。这些记录反映了当时独龙族的生产生活状况 。
清朝中叶,独龙江、怒江分为两段,分别归克木图千宗、叶芝图千宗管辖,隶属丽江木石知府 。据清代袁《在的亲见所闻录》记载,自1730年起,独龙族每年都要用30斤黄蜡、15丈麻布、20张驴皮在贡布库向乾宗进贡 。后来,贡布楚乾宗将独龙江上游捐赠给西藏雍和宫,由雍和宫通过在华容道考察藏族钱图向独龙族收取“穿越”费 。昌普通(今公山县)喇嘛庙也收“香火钱”,贡布楚乾宗仍照常纳贡 。每当有土司官来纳贡,都要另建草房供他住宿,用丰富的食物招待他,但又要强迫他分沙分盐,用不等价交换 。如果贡品不足,他们将被强制为奴 。此外,东方的傈僳族奴隶主经常翻越高黎贡山,掠夺独龙族为奴,激起了独龙族世世代代的反抗 。最终因为实力悬殊而被无情打压 。为此,残暴的奴隶主先后杀害了几户独龙族 。并逼迫他们结成石头联盟,“绝不反悔”,愿意进贡或与人进贡,这叫“钱粮换骨” 。
1907年至1908年,清朝派同时主管怒江和独龙江的丽江地区阿敦子(今德钦县)弹压委员会委员胡夏(湖南人)巡视怒江和独龙江 。他带领100多名侍从、向导、丈夫从长普桶出发,翻越高黎贡山,来到独龙江,沿途向边境村落发放盐、布、针 。他还任命袁玉才、何定安为“女丘总管”,取代叶智图千宗、雍和宫在独龙江地区的统治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府官员身份进入此地的人,他还撰写了有关风土人情的《怒Ku边关记》,叙述了行程,记录了风土人情,详细记录了独龙族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状况,并在第三部分向清政府提出了加强边务、开发边疆的“十点建议” 。
辛亥革命后,独龙江划归昌普同治边防局管辖 。1918年改为长浦同治行政委员会办公室 。1933年改为公山行政公署,公安局和区公所相继成立 。民国时期政局混乱,独龙族处于西藏察华伦土司和国民党的双重统治之下 。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有效控制,国民政府在独龙江实行保甲制,四保,每个行政村一保,每个自然村一保,并任命当地族长为保甲酋长,每三年更换一次 。除了管理村社的日常事务,他还负责为国民政府收税 。
1907年怒江“白哈罗教案”是当地藏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人民反抗法帝国主义的斗争 。1913年,英国派出10多名武装人员,在英国上尉布里沙的带领下,从缅甸入侵独龙江 。这激起了独龙族人民的愤慨,立即组织起来,坚决反抗 。他们切断了敌人的粮食供应,埋伏在“侦察队”必经之地的吉塞卢线附近 。布里沙爬线滑到河心时,被独龙俘虏 。
正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屠杀,加上近代帝国主义的欺凌,独龙族深受其害,人口持续减少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只剩下1700多人,几乎濒临灭绝 。1949年8月,公山宣布和平解放 。1950年3月,公山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 。同年4月,正式改为“公山县” 。10月,公山县人民政府成立 。
文化社会结构
独龙族语言称氏族为“尼罗”,意为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 。大多数独龙族的宗族观念一直很淡薄,没有共同的地域和更多的政治经济联系,这让他们很懈怠 。只是所有兄弟家族认可的祖先象征,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氏族名称也没有图腾内容,而是以氏族的某些特征来称呼,有的具有超自然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独龙江流域的15个氏族中,有一个名叫“金木”的氏族,意思是“生在天上”;叫“党生”,意思是“红皮肤”;还有“狗”这个名字,意思是“脾气暴躁的性格”等等 。其中有一些是地名,如“马比洛”和“克罗洛”,是独龙江上游两条支流的名称 。“马比”和“乌鸦”很可能是原氏族的名称,但其含义已无从考证 。“罗”就是“谷”的意思 。宗族成员有责任互相帮助和保护,实行血仇制 。如果任何一个成员被外人欺负甚至杀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他报仇 。从同一个氏族分离出来的家族不能通婚 。
独龙族的家庭公社是由原氏族成员不断分裂(迁徙)而形成的 。独龙族语言称为“齐拉”或“吉克洛”,意为整体、完整 。到20世纪50年代初,独龙江流域有54个家庭公社 。虽然处于解体阶段,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但与原有的氏族组织相比,它仍然在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具体来说:①每个家庭公社都有一个共同的区域,以山脉、河谷、森林、溪流等为边界,形成一个自然村落 。一般来说,未经允许,其他家族的成员不得迁入自己家族的领地,或者开垦荒地、捕鱼狩猎等 。②每个家族公社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家族首领(有的也是氏族首领),叫“卡桑”,一般由家族中资历高、口才好、有钱的男人担任 。卡桑也参加劳动,不能世袭 。如果他死了,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威信,他会找另一个新人来代替他 。对内领导生产,主持祭祀,解决纠纷,对外纳贡摊派,指挥作战,订立盟约 。家庭公社是独立的、平等的,互不隶属 。只有共同反抗藏族封建领主和傈僳族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一些近亲的家族才会暂时组成类似联盟的组织,实力较强的家族才会成为联盟的核心,他们的“卡桑”才会成为联盟的首领 。有时会创造另一个军事领袖,称为“加卡”,作为“卡桑”的助手 。一旦对外战争状态结束,这个联盟就会自行解散 。③家庭公社内部禁止通婚,实行婚外婚姻 。④每个家庭公社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习惯用各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来命名和称呼 。比如“孔当”家,就是大坝的意思 。“龙棍”家是指石头多的地方 。当然,也有以家族首领命名的,如“穆王千”、“穆前图”等 。⑤家庭公社社员姓名前必须加姓或父名(女儿也加母名) 。比如独龙族姑娘阿婉的全名是(姓)、丁班(父名)、丁(母名)、阿洽(小名)、婉(排行) 。所以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辨出是哪个家庭,谁的孩子,哪个军衔 。此外,妇女结婚后不改变姓氏 。⑥家庭公社通常包括两个或三个原始共产制的大家庭,主要是父系家长 。独龙族语言称为“宗” 。每个大家庭一般包括三代人:父亲、儿子和孙子,他们都有一个父母叫“吉马加”(有些也是一家之主) 。里面有几个火池,代表男人结婚后被火池隔开的小家庭 。独龙族语言称为“卡尔信” 。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大家庭共有农田的劳动,收成归大家庭集体所有 。但属于各火塘(即小家庭)的少量土地,仍由大家庭成员耕种,收成归各火塘所有 。大家庭的仓库一般有两种:一种叫“持千”,用来统一存放大家庭共同的收成,由年老的家庭主妇管理 。另一种是以火塘为单位的各家小仓库,称为“抱秋” 。由小家庭的主妇管理,主要是存放小家庭食物的地方 。在大家庭内部,每个火塘的主妇们先把大谷仓里的粮食拿出来轮流做饭,吃完后再用小谷仓里的粮食,每个小家庭都不能拒绝,这已经成为传统的义务 。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平均分配,不管大小,连婴儿都要分一份 。如果老主妇不在,就由最老的媳妇轮流分 。这种“主妇管仓”“主妇分食”的传统做法,是过去独龙族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日益个体化,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从家庭公社中分裂出来,成为独龙族社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 。小家庭,包括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很少有三代同堂的 。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平等 。生产、家务、子女婚姻一般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 。家长是男的 。婚后,儿子会另设火塘,与父亲分开 。火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 。小儿子随父母生活,父母既是父母双方的赡养人,也是财产的继承人 。
宗教
受传统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独龙族普遍相信鬼的存在和作用 。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崇拜集中体现在对各种鬼神的信仰和祭祀上 。而“神”似乎并没有完全脱离其鬼的概念 。人们认为人一生中所有的福祸都是由鬼决定的 。图腾崇拜的遗迹很少见到,而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至今没有发现,也没有偶像的供奉和崇拜 。祭祀鬼巫(“南蛮”、“巫”等)等一系列巫术活动 。),治病,切鬼,占卜盛行 。在一定程度上受藏族苯教和怒族、傈僳族原始宗教观念的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基督教传入独龙江地区后,下游部分独龙族开始信教 。
独龙族用巫师祭鬼 。有两种巫师 。一个叫那木撒,主持祭祀和占卜,一个叫那木撒,专门驱鬼 。Namusa地位很高 。
独龙认为人和动物有两个灵魂:“布拉”(活的灵魂)和“阿希”(死的灵魂) 。人和动物总是先死 。人们认为,人和动物布拉是由蒙哥预先安排在天堂的 。一旦布拉被蒙哥带回或被恶灵杀死,生命就结束了 。Ra既不复活也不转世,而是永远消失 。死去的灵魂经常伤害人和动物 。因此,人们常常用酒肉饭菜做祭品,或者用烧亚麻布的恶臭把阿西赶到“阿西默里” 。独龙教认为阿希穆雷生活在地球的另一边,那里的一切都与世界相似 。这里不仅有景观村落、房屋、牲畜,生前一起生活的阿西,死后也一起生活 。阿西也是活多少年就存在多少年 。
独龙认为,从天上的最高点到人间有十层楼 。第一层叫“楠木念格若”,木沛鹏住在这里,掌管天上的一切;第二层,名为“穆代”,居住着“蒙哥”,下辖“穆彭沛”,创造人间万物,决定人与动物的生死,保佑与祝福人间;第三层叫“大木”,东南西北西北有四个天门 。是鬼神的居所,有鬼王“楠木曾木柔” 。第四层叫“楠木郎木松”,是鬼的安息之所;第五层叫“楠木盖尔瓦”,是铁匠盖尔瓦死去的灵魂居住的地方;第六层叫做“达布拉”,是活人和地面生鸟的灵魂可以一起游泳的地方 。第七层叫做“南木多木里”,是人间好人和婴儿居住的地方 。第八层叫“黎姿木当木”,邪灵在这里关押活着的“布拉”;第九层,叫“Helmu”,是每个屋顶的空房间;第十层叫做“当木卡”,也就是各家的壁炉 。火塘是最受崇敬的家庭圣物 。每次喝酒吃肉都要在火塘上洒酒做肉祭 。火塘上的铁鼎或支撑锅的三块石头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
巫师分两种:“南穆萨”和“武” 。过去是户主或者村长兼任 。据传说,“南穆萨”是被“蒙哥”选中的 。他眼神特别,能和治病消灾的“楠木”交往 。南无萨治病时,先点燃松枝熏屋以示清洁,然后供奉 。他披着麻布毯子,摇铃击鼓迎接楠木的到来,并说楠木带来了天药“圣登提”,滴入病人口中 。如果药物被排出体外,则认为患者的灵魂已被蒙哥带走,无法治愈 。否则就要用鸡或者猪的灵魂来换病人的灵魂,南无萨的职责就是举行换魂仪式 。“武”是另一个比较老的巫师,作用是预言和祭鬼 。在巫术的帮助下,吴在醉酒后说话,唱歌,跳舞,自称被悬崖鬼(独龙教中的一种恶鬼)附身,经常预言某处将有什么不幸发生,等等 。每年春节前后,独龙族都要举行祭祀牛鬼的仪式,以确保村子的安全 。是吴自己拿刀宰的,别人都代替不了 。
郎 。
独龙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分支归属尚无定论 。但根据语言学家孙宏凯的调查研究,认为它与景颇语、亳语和语相近,可以归为同一语族 。独龙族方言可以分为两种方言,即独龙江独龙族方言和公山丙中洛怒江独龙族方言 。使用基于拉丁字母的拼音字符 。
从历史上看,独龙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只有刻木头记录事件,打结绳子计数,画图绣花图案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可以认为是文字萌芽的初级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缅甸自称“日旺”的独龙白吉多提其库和美国传教士莫尔斯创造了“日旺”标准读音的音标,称为“日旺” 。“日旺文”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长短调,主要用于独龙族地区传播基督教 。它翻译了圣经、正典和教义 。
1983年,根据广大独龙族干部群众的意愿,云南省民委派龙成云同志协助在公山工作的独龙族语言专家木里门·约翰创制了独龙族拼音文字方案 。独龙族语言的这一语音方案,是在原《日旺语》的基础上,根据独龙族语言的特点,经过对口语、方言、地方语言、词汇的认真对比调查,由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创制为标准语音点(后来在实际应用中,还吸收了独龙江乡南、北的词汇),并于1983年12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的 。
天文日历
独龙有自己独特的历法算法 。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根据大自然的变化,从当年大雪封山到次年,称之为“极友” 。用不同的时间把另一年分成十二个月 。
一月被称为“蒙”,意思是多雪的月份 。在这个月里,每个人都休息,每个家庭都种土豆 。
二月被称为“阿宝”,意思是草长出来的月份,山草开始生长,这是种植大量马铃薯的时候 。
三月,称为“奢久”,意思是播种的月份,开始播种谷子、芋头、棉花等作物 。
四月被称为“长木江”,意思是开花的月份,桃花盛开,仙鹤歌唱,播种结束 。
五月,被称为“阿市”,意思是燃烧火山的月份,燃烧大量的火山,停止种植 。
六月被称为“Buang”,意思是饥饿的月份,当储存的粮食被吃光时,当粮食短缺时,就会收集大量的野生粮食 。
七月叫“香”,是指山草在该月开花,割草,收割野粮 。
八月被称为“阿昌木”,意思是第一个霜月 。山草冻死,庄稼开始收割 。
九月,被称为“单卷”,意味着收获月,收获小米,玉米,稗草和荞麦 。
十月,称为“总木甲”,意为降雪之月,此时收割完毕,储粮完毕,雪落山顶 。
十一月,叫“勒梗”,意思是水落月落,河落,寻找冬柴,割苦荞,准备过冬 。
12月叫“得则割”,意思是过年,也叫“洛社时拉” 。女人割活麻,织麻布,舞牛 。
建国后,独龙族开始学习先进的历法,学习科学的农耕历法成为民间农耕的参考 。独龙族逐渐放弃了这种原始的自然历法算法,采用了汉历(夏历) 。但民间习俗仍有“播种月亮”、“收获月亮”、“庆祝新年”等说法 。一般老年人不习惯使用夏历,仍以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生产的标志 。
连衣裙独龙族的传统服饰很朴素 。男女都是光着膀子,小腿裹着亚麻绑腿 。那人斜披着一条名为“约德伦瓜”的条纹麻毯,系在胸前 。胯部一般用麻绳系一小块叫做“能布特连”的麻布,遮住下体 。左军刀,右篮筐 。女人用两块叫做“Qilayiyougua”的长麻毯子裹住膝盖,向前包抄 。从左往右抄的,用绳子把腰捆得紧紧的 。如果你从右边抄到左边,你可以自由地把它关掉 。平时白天做衣服,晚上做被子 。以前有的男人只能在腰上缠一堆树叶 。
独龙族男女分布在一起,梅绮挂在前面,肩膀搭在后面,耳朵盖在周围 。以前大家都喜欢戴耳环项链,现在男人很少戴了 。过去女性有书写的习惯,独龙族语言称为“巴克图” 。通常在十二三岁的时候 。纹身时,先用竹签或树枝蘸灰水在脸上描出图案 。晾干后,取一根带硬刺的老刺,自上而下对准脸上的图案,然后用木棍轻轻敲击,使刺沿着图案刺下去 。擦去血迹,涂上锅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摩擦纹身,使其渗入皮肤 。7天左右,刺痕红肿结痂 。伤口愈合结痂后,图案呈青蓝色,再也洗不掉,擦不掉,会永远留在脸上 。面部书写的风格因地区而异 。通常在独龙江上游,都是面部书写,即额头、脸颊、鼻梁、上下嘴唇都纹有花纹;在下游区域,鼻尖只有一个刺孔,唇下有两三个刺孔 。关于独龙族文学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独龙族女性的成人礼;有人认为是对美的追求,是避邪避灾的需要,也有人认为是避免女人被外族俘获的历史原因 。也有人认为与独龙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建国后,这种书写的习俗逐渐被独龙族妇女所摒弃 。
习俗生活习俗
不管是喝酒,吃饭,还是吃肉,独龙族都是家庭主妇分的 。客人来了就平分 。夜幕降临后,男子在火塘边饮酒并背诵一段话,然后把酒碗扔在火塘上的竹架上,这是一个好兆头 。
独龙族人非常好客,遇有狩猎野生动物或在某户人家宰杀猪、牛,就形成远亲、邻居聚在一起大吃一顿的宴席 。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陌生人的习俗 。他们热情地对待路人和住宿的客人,只要他们回家 。我觉得不给客人饭吃,蒙在鼓里,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他们有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把偷窃视为最可耻的行为 。在独龙族的一些原始祭祀活动中,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
规定饮食
独龙族的传统饮食自然而独特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它们的食物来源相对匮乏,属于粮食和野生植物互占半壁江山的杂食性结构 。主食种类少,主要是玉米、土豆、青稞、稗草、荞麦籽、燕麦等 。,其中淀粉类食物往往占绝大多数 。炊具简单,多为竹木制作,再加上副食和调料的缺乏,所以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多沿用以前的烧、烤、煮等烹饪方法 。近年来,随着各种豆类和蔬菜的引入,独龙族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日常饮食由一天两餐组成,即早餐有炒面和烤土豆,晚餐有玉米和其他杂粮 。由于条件有限,独龙族一般口味清淡,油盐不多 。酒量好,喝自酿的低度水酒 。酒是走亲访友、生产合作、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和节日等不可或缺的 。酒在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每当有客人远道而来或过节时,主人和客人就互相掐着脖子,面对面,嘴对嘴,喝一杯“同心酒”,以示友谊和忠诚 。此外,受附近藏族的影响,他们还喜欢将茶叶、盐和煮熟的动植物油混合在一个特制的竹筒中饮用 。
节日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在独龙族语言中称为“卡克哇” 。一般在农历腊月举行,即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一月 。没有固定日期,具体日期由各村自行选定 。节日的长短取决于食量,或两三天,或四五天 。节日期间,人们拜神拜鬼,抛碗占卜,一起吃年夜饭,通宵歌舞,最热闹庄严的是祭牛上天 。
婚俗
独龙族婚姻严格实行氏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的男女无论有无直系亲属关系都不能通婚,氏族之间有相对固定的婚姻群体 。独龙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未婚子女不受社会歧视,婚后也可以把孩子交给公婆 。但是,婚礼用烟要由父母决定 。婚姻通常包括订婚和结婚 。无论订婚还是结婚,男方都要给女方家一定的彩礼 。这种彩礼在独龙族语言中称为“仆母王” 。经双方父母同意,男方父母会邀请一些亲戚,带水带酒(需偶数)到女方家订婚,女方父母请全村人喝酒,商定彩礼 。根据男方经济情况,彩礼有所不同,视情况而定 。一般是一头牛,一口锅,一盘铁鼎,几件首饰 。如果一次拿不到,可以先赊账,以后再给 。
婚礼当天,男方父母、亲戚、新郎、伴郎带酒肉嫁妆迎接新娘,女方杀猪请客 。晚上在女方家通宵喝酒跳舞唱歌表示祝贺 。新娘也和大家玩得很开心 。第二天,男方家要把新娘接走 。新娘除了所有的衣服,没有婚姻地位 。新娘一到婆家,婆婆就会拉着她的手在屋里走来走去,边走边介绍情况:哪里是仓库,哪里是水,哪里是猪圈等等 。那一天,男方家也杀猪待客,晚上喝酒唱小调 。婚礼后,丈夫和妻子开始生活在一起 。几个月后,新郎需要准备两瓶水酒和一条猪腿,和妻子一起回娘家看望父母,以示感谢 。
独龙族很少有离婚的 。如果妻子抛弃丈夫离开,如果女方家还有一个姐姐,则需要由姐姐支付 。否则彩礼(社会价值)要全部返还 。如果男方主动离婚,女方家只需要退几个彩礼或者不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龙族的婚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
丧葬习俗
【独龙族的介绍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独龙族一直被埋在土里 。棺材是为了取材方便而定的 。可以用四块木板做成,也可以用树刨出来后埋在地里[/k0/],或者用竹席包起来 。人死后第二天被抬出来 。根据独龙族的禁忌,尸体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撬开房屋后墙或地板的另一条缝隙才能送出 。据说只有这样做,人才能不继续死亡 。葬礼上,一个老人在身前挥刀驱鬼,画出坟圈下葬 。任何正常死亡的人都被埋葬在离他的家园不远的地方 。独龙族人认为把死去的亲人葬在很远的地方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