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JOJO,我又回来了

文 | 毒眸,作者 | 龙承菲,编辑 | 赵普通
《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终于来了 。
这部让无数“JO厨”翘首以盼的动画作品,在12月1日由流媒体平台Netflix全球先行放送,一口气播了12集 。等到B站播出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五点,但丝毫不影响粉丝们的热情——“JOJO石之海上线”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豆瓣评分延续了同系列一贯的优质口碑,高达9.7分 。
《JOJO的奇妙冒险》(以下简称《JOJO》)在日本是“常青树”级的动漫IP,这部从1987年开始连载的漫画已经突破突破三十载、超过8部,漫画单行本发行也在2017年突破1亿大关,在此之前集英社过亿的漫画仅有《乌龙派出所》《海贼王》《火影忍者》《龙珠》《灌篮高手》五部 。
漫画的主线并不复杂:故事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英国绅士乔纳森·乔斯达与因为追求力量变成吸血鬼的迪奥之间展开斗争 。时间线横跨近200年,每一部的主角都会变化,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流淌着乔斯达家族的血液 。
最近播出的《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以下简称《石之海》)是JOJO系列中的第6部,女主角空条徐伦,是第3部男主空条承太郎的独生女 。
投稿|JOJO,我又回来了
文章图片

毒眸曾经在往期文章中谈到十月热播新番《国王排名》的优势之一,在于它的气质不够“二次元”、没有圈层壁垒,相比之下,JOJO显得不够“友好”——它摒弃了日本漫画一贯的纤细画风,大多数男性角色都有一身肌肉,人物的造型、姿势设计也有些“奇怪”,从最初就劝退了一批观众 。
但一体两面的是,《JOJO》对于现实的呈现和原有日漫创作体系的探索,与青年化的画风和剧情风格,在时间的沉淀中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 。
动画化总是能够扩大原有漫画作品的受众圈层,而《石之海》的播出或许是一个契机,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并爱上这部“人类赞歌” 。
“人类赞歌”的诞生荒木飞吕彦的漫画之路,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少年荒木和两个双胞胎妹妹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阅读漫画,父亲收藏的艺术书籍也对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
当时的日本经济繁荣,流行文化也呈现出极为开放和蓬勃发展的局面 。荒木喜爱电影和摇滚乐,但仅仅用笔就能创作故事的漫画,似乎更符合荒木想要创作故事的初衷 。
“我只要能创作故事就满足了,”他在《JOJO》的设定书里写道,“如果我小时候有了摄像机,说不定我就不画漫画了,但我高中时邂逅的是漫画,那正是漫画狂潮的时代 。”
投稿|JOJO,我又回来了
文章图片

《JOJO的奇妙冒险》作者荒木飞吕彦
“漫画狂潮的时代”所言不虚 。上世纪80年代,《龙珠》《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将》等风格各异的经典作品相继问世,车田正美、北条司、鸟山明等漫画家的名字,也纷纷成为一个时代的漫画符号 。
在宫城大学就读时,荒木退学进入了仙台的一所设计学校,学到了素描和美术基础 。
1980年,20岁的荒木飞吕彦通过《武装扑克》获得手冢赏、正式以漫画家身份出道 。剑走偏锋的绘画风格在他的出道作中似乎已经有所体现——当时的漫画封面多为主角人像或吸睛的女性角色,而荒木选择了一张角色中弹向后倒去、四脚朝天的定格作为封面,扑克和酒瓶飞到空中,在设计上首先赚足了眼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