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纯电平台,BBA们的最后一根新能源稻草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智行驾道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浪潮下,车企因战略定位的不同,分为了两种阵营,一种是基于燃油平台改良的“油改电”,一种是打造全新的纯电平台 。
“油改电”在早期新能源汽车尚未成熟时,为车企争取了市场转型时间,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熟,油改电车型的处境越来越显得尴尬 。
以BBA的油改电车型的销量为例,9月份奔驰EQC的销量为94辆,在42-70万元车型中排名18;奥迪纯电车型e-tron1-10月累计销量为719辆,连自主品牌的零头都比不上;宝马iX3相对前面两位稍好一下,2021年累计销量为16157辆,但这个成绩放在新能源销量中也是垫底的水平 。
同样的窘境也出现在了大众身上,2020年9月份,上汽大众推出的朗逸纯电车型排在销量榜的最末位,1至8月销量仅1542台,相比之下,与朗逸燃油版累销252106台形成了鲜明反差 。
众多车企的销量证明,市场对于油改电车型的反馈确实不如预期 。大众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今年推出了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的ID系列,销量成绩相比油改电的新能源车型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共计交付近6.9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03.5%,其中上市仅6个月的ID.4和ID.6家族车型共计交付近3万辆,9月ID.家族的销量更是突破10000辆大关 。
大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还是纯电平台香!
究其原因,是因为燃油车本身并不是为新能源设计的,再怎么改良,本质上还是燃油车的架构,就像二手房改造,只能对装修风格进行优化,如果想要改变空间格局,则需要砸墙;而纯电动平台是改善户型的新房,在设计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了空间格局如何才能做到最好 。
同时,油改电的车型并没有预留电池包的位置,因此电池只能哪里有空位就往哪里塞,由于空间的束缚,电池容量不足,续航也就达不到要求,比如奥迪的Q2L e-tron,续航只有200km水平 。而纯电平台的电池包模组分布更加合理,可以在单位面积内布局更多电芯和模组,能力密度获得大幅提升 。
【投稿|纯电平台,BBA们的最后一根新能源稻草】油改电可以让车企在短期内推出新能源车型,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想在这电动化的浪潮中生存下来,研发新的纯电平台才是传统车企的下一个重点 。
汽车平台的两次变革平台为什么重要?事实上,每一次的平台迭代,都给汽车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市场成本的问题,效率还大大增加 。
1886年,德国人本茨制造第一辆汽车,在汽车刚诞生的时期,汽车的主流制造方式都是纯手工打造,每制作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小时,一家汽车制造商全年的汽车产量不超过20台 。
按现在年销百万级的第一梯队车企来说,最后一位订车的用户,得等5万年才能提车 。更夸张的是,2020年全球汽车总产量为7828万辆,如果按以前制造标准,得接近400万年才能造完如今一年的量 。因此过去的汽车,真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 。
于是有了汽车行业的第一次平台变革,19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汽车平台”概念,通用将同一款汽车底盘设计,包含传动、行驶、转向及制动分别采用到了旗下四款车型上,这样等于一次研发了四款车型,大大改善了研发成本的问题 。
同时在保持四款车型“基础”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额外“差异化”设计形成了四个定位、受众、价格不同的产品,这样的做法开始被众多车企借鉴,而由于基础相同,生产线也通用,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改善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