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

2016年8月18日锡林郭勒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竞技专业成立,标志着电子竞技做为一门学科专业正式进入高校。这为许多一直怀揣着电竞梦想的青少年似乎找到了追逐的理由。而社会上却出现了种种舆论。打游戏怎么凭什么能成为一门专业?打个游戏还需要上三年学吗?许多人以为这是高职高专学校在骗取网瘾少年的钱,什么东西都学不到。但2016年12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成立的中国首个全日制本科电子竞技专业有力地回击了这些舆论。
【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
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体育项目后,电子竞技便在这互联网普及的信息化社会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迅速蔓延开来。从电竞专业进高校,到成立本科学位。电子竞技这一系列的发展似乎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在这个电子竞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子竞技仍然饱受质疑,不被许多人理解。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时候,许多人对这个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加之又缺乏相应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导致有许多刚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从而荒废学业,步入歧途。以至于一提到电子竞技有些人就如谈虎色变,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一点是电子竞技不是单纯地打游戏。电子竞技的定义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做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对抗。电子是途径,竞技才是其主旋律。打游戏只是在虚拟世界中释放压力,缓解情绪,追寻快感。而当下电子竞技专业更是还包括解说、裁判、教练、分析师等,这些电子竞技不可缺少的非选手类职业。由此可见,电子竞技不能等于打游戏。
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段时间,有位著名的电子竞技战队投资人收到了一份初中生的来信。信中这名初中生说,觉得自己打游戏很有天赋,希望这名战队投资人能够让自己去他的战队,承诺半年时间就能成为游戏高手,去赛场争夺荣誉。这位投资人的回复是:你有天赋,但不是天才,还是好好念书吧。
打游戏不存在什么天赋。因为设计师在制作游戏时,会考虑到不同的人群,设计许多不同的人物,位置,装备等。就是为了这款游戏能够迎合不同人的口味,使人们能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方面,从而吸引大量玩家。可以说但凡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当自己在这一方面比别人玩的好时,就觉得自己很有天赋。这其实是一种错觉。
电子竞技选手其实和普通的运动员一样分为两类。一种是天才,一种是极其努力的。那些对游戏有着独特理解,在游戏的方方面面都游刃有余的天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更多是那些无数个日日夜夜、春夏秋冬都在进行着枯燥无聊训练的普通人。打职业和玩游戏根本是两码事。就好比你喜欢吃苹果,但让你一日三餐都吃苹果,时间久了你就会讨厌吃苹果。同样的,你喜欢玩一款游戏,让你每天都至少玩12个小时,你真的还会有最初的那种热爱吗?
当电子竞技选手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其实那些整日坐在电脑桌前打游戏的选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们其中大多都有职业病,可是又没时间根治。而且他们吃的都是青春饭,一但职业生涯没打出成绩,退役后又没学历又没成绩他们将会面临艰难的抉择。尽管电子竞技前途未卜,但还是有一大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前仆后继地在追逐这个行业最高的荣誉。那是因为当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你将会感受到全场的山呼海啸,无数玩家对你顶礼膜拜。到那时曾经的那个网瘾少年就变成了电子竞技中的佼佼者。
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现如今,电子竞技做为朝阳产业,我们再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一领域。电子竞技在用其独特的方式在禅示着体育精神。电子竞技强大的生命力,将跟随着科学技术一同发展。电子竞技会用时间证明,它如同传统项目一样,拥有无限的魅力。
——林熙
(此篇文章送给中学时代的我,那个不思学业、沉迷游戏,痴想成为职业选手的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