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国产厂商追逐折叠屏:人为制造风口,赔钱只为高端( 二 )



不过,仅满足这些可能还不够。

手机厂商仍然需要给出充分的理由,证明折叠屏手机并不是为了折叠而折叠。虽然折叠屏被认为在办公以及大屏娱乐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但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的感受是,还缺乏“杀手级应用”。换句话说,就是折叠屏手机是形态上的创新,但在使用体验中,还没有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

“是解决需求的能力定义高端,而不是你卖一个很贵的手机,它看着很高端。”不管是从软件还是从硬件上,上述经销商也认为,折叠屏手机都还需要很大的突破,才能在真正在零售端体现出吸引力。

当前折叠屏手机能“逼死强迫症”的地方,就是屏幕中间那道深深的折痕。这是柔性OLED屏幕在技术上无法真正解决的点,厂商们只能做到尽量缓解。

种种问题导致消费者对折叠屏的热情并不高,甚至出现消退的迹象。华为推出第一代折叠屏MateX时,尽管售价高达16999元,但在华为强大的品牌热度和供应非常有限的因素影响下,这台机器的价格一度被炒至5万元以上,每次上货都是秒售罄。

但如今,价格已经明显回落。华为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售价目前勉强和官方定价持平。而三星和小米的折叠机,市场价格遭遇快速滑坡。根据一名经销商的说法,小米折叠机9999元的上市价格,曾在两周内破发,目前只有六七千元。

除了使用场景,折叠屏手机还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是应用生态。折叠屏在软件适配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各个厂商对折叠方式和屏幕尺寸还没有达成统一,百花齐放。外加折叠屏手机市场体量较小,软件开发商实际上没有动力去主动给不同的厂商产品去做适配。

如果这样的状况无法打破,就会陷入无解循环。软件公司不做适配,折叠屏手机体验不会太好,销量就上不去。没什么销量,适配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是为什么, OPPO一上来就宣布一项1亿投资金额的生态扶持计划。

一位手机厂商的员工对《财经天下》周刊透露,现有折叠屏手机因为还是小众产品,很多应用的适配还都是需要靠“老板去刷脸”, 用户教育和市场培育还任重道远。

赔本赚吆喝

折叠屏不是跑量的机型。

一位旗下有数十家华为门店的经销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门店的折叠屏手机的周销量总共也只有8-10部。相比之下,其他的机型每周都有数百台的销量。

量不大,就意味着均摊的成本高。而折叠屏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柔性屏幕和实现折叠的铰链。Omdia此前调研的数据显示,目前折叠屏的价格在150美元到250美元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在一千元到一千七之间。而常规的柔性OLED屏幕的价格在80美元左右,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甚远。往往主流的品牌都会有各自的尺寸定制需求,投入还会更多。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为了和三星联合打造这样一块定制柔性OLED屏幕,OPPO的投入金额就达到上亿元。

屏幕成本从维修价格上也可见一斑。华为MateX2的官方换屏价格是第一次换3580元,第二次的价格则为7500元,光屏幕就比大多数旗舰手机的价格要高。

屏幕之外,实现折叠的铰链也需要不小的成本。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透露,三星和华为折叠手机铰链转轴成本大约40美元。而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提供了一个数字:OPPO Find N 配备的水滴型铰链,单个成本达到了100美元。

折叠屏手机投入巨大,但市场需求无法保证。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只有194.7万部,只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0.15%。其中,市场绝对霸主是三星,份额达到了90%以上。华为吃下了个位数份额,位列第二。两家厂商加起来的份额已经超过了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