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笔记之疾病辨证 外科学笔记

外科笔记(中医外科笔记中的疾病辨证)
外科疾病辨证▲1外科疾病最大的特点是局部症状和体征 。
*阴阳辨证
阳证
阴证
突发事件紧急程度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肤色
红色
或淡紫色或深色或肤色不变 。
皮肤温度
热的
凉爽还是不热
膨胀情况
高膨胀过程
平坦沉陷
膨胀范围
根束
松散的根
块状硬度
中等硬度
像石头一样坚硬或像棉花一样柔软 。
感到疼痛
剧痛,拒绝按压
温和、迟钝、不痛或疼痛 。
疾病位置的深度
皮肤,肌肉
血液 , 骨骼和肌肉
脓包质量
浓脓
脓性稀疏
溃疡形状和颜色
肉芽是红色和湿润的 。
肉芽是苍白或紫色的 。
病程
病程短
【中医外科学笔记之疾病辨证 外科学笔记】病程长
一般症状
初期常伴有感冒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腹泻后逐渐消失 。
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 或者虚寒症状 。化脓时有虚热症状,虚脱后更甚 。
舌苔和脉象
不止舌苔红,脉黄 。
舌苔淡,脉数不足
顺逆预后
易消,易崩,易聚,更顺滑
困难,崩溃的困难,收敛的困难,很多反转
*局部辨证
1.肿胀的鉴别:肿胀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表证 , 如经络不通、气血凝滞等 。
(1)辨别肿胀的外观
1.局限性:红、肿、肿 , 根部周围成束,凹凸不平,多为阳性和阳证 。
2.弥漫性:肿胀扁平,散而不聚,界限不清,阳证表现为邪毒 。阴视是气血亏虚 。
3.全身性:溃疡后见头、面、手、足白,多因脓液过多,久病不愈,气血消耗大,脾阳虚弱所致 。
(2)确定膨胀的原因
1.热胀:胀红,皮薄有光泽,热痛 , 胀得很快 。
2.冷肿:肿而不硬,肤色暗沉,苍白或紫黑色,皮肤冰冷,常伴有酸痛感,温热时有舒适感 。
3.风胀:起病急,弥漫性肿胀,漂浮 , 或游走,无红肿,微热,或微痛 。
4.湿肿:皮肤红肿 , 深郁 。棉花没烂的话,水浅了就亮得像水泡,挠黄了水 , 泡了皮 。
5.痰肿:肿软如棉或硬如馒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到处都有,不红不热,肤色不变 。
6.肺炎:皮肤内紧外软,按压时凹陷,手恢复时开始 。它像藏在皮肤下的气体,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情绪起伏 。
7.瘀血肿痛:肿胀肿胀,病程迅速,初起颜色深褐色,后转青紫色,逐渐变黄消退 。
8.脓肿:肿胀较高,皮肤有光泽 , 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剧烈,应点 。
9.实肿:肿胀程度高,根盘成束,多见于实、虚之疮 。
10虚肿:肿扁,根盘疏松,多见于疮痈疮肿 , 虚而无毒 。
(3)区分肿胀部位和颜色 。比如手背容易肿 , 手掌却容易肿 。
3.辨别疼痛:疼痛是气血凝滞、不通的反映 。
(1)疼痛的原因
1.热痛:皮肤变红 , 灼痛,冷时疼痛减轻 。
2.冷痛:肤色不红,不热,有酸痛感 。如果是温暖的,疼痛会很慢 。
3.风痛:痛没有固定的地方,一次一件事,一次一件事 , 一次一件事 。
4.气痛:发作疼痛无常,时有抽搐的感觉,喜怒非常缓慢 。
5.化脓性疼痛:当肿胀迅速肿胀 , 疼痛不已时,如有鸡啄,则按中柔指 。
6.瘀血痛:钝痛 , 微肿 , 微热,初起肤色不变或黑褐色,后因皮肤出现蓝紫色斑点而肿胀疼痛 。
(2)疼痛的类型
1.突发性疼痛:起病突然,疼痛剧烈 , 多见于急性病 。
2.突发疼痛:时重时轻 , 发作无常,疼痛突然停止 。
3.持续性疼痛:疼痛是无止境的 , 不间断的,持续的 。
(三)区分疼痛的性质
1.刺痛:疼痛如针刺,病灶多在皮肤上,如蛇疮 。
2.灼痛:疼痛和烧灼感 。病变多在皮肤,如疔疮、烧伤 。
3.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肉里,如肛裂、手足深度皲裂等 。
4.隐痛:疼痛迟缓 , 病灶多在骨关节之间 , 如痰 。
5.酸痛:又痛又酸,病变多在关节间,如痰 。
6.胀痛:疼痛紧张、胀满不适,如血肿、嵌顿等 。
7.绞痛:疼痛如刀,起病迅速,病变多在脏器,如石淋 。
8.啄痛:疼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疼痛 。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期 。
9.悸痛:疼痛扩散,除悸动外,还伴有放射痛,如乳突炎晚期、胆结石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