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二 )


临证运用注意事宜及指导原则
1. 病位是药物 “适其至所” 的首要要素 首先,对于上下病位 (即上焦、 中焦和下焦),均应采用相应 的注意事宜,以使药物适至病所 。如果疾病位于上焦 时,处方用药宜轻不宜重 。吴鞠通曰: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因此,治疗上焦病时,宜多用花叶类质 轻的药物,煎煮不宜过久,以免药过病所 。《温病条 辨》银翘散方后注时时轻扬法,用于风温初起 。吴 鞠通说: “盖肺位最高,药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 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此效颇 佳” [2]。对于中焦脾胃病证,更应该适度用药,气味厚 薄轻重宜恰到好处,太轻则浮于上而不至病所; 太 重则沉于下而药过病所,故曰: “治中焦如衡,非平 不安”。如果病位在下焦,用药之质地与药量均宜加 重,使药至病所,即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其次,对于表里病位 (即表、 半表半里、 里),亦 均有相应的法则 。病在体表,用药宜轻,皮毛和体表 属于人体阳位,非轻剂不能达之 。如蒲辅周常用玉屏 风散治疗反复感冒患者,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常将 汤剂改为煮散,每次仅用5-15g,小火煮10min,去渣 澄清顿服之 。病在于里,则用药不妨重些,如外感之 热已入阳明,势如燎原,张锡纯擅长用白虎汤,方中 必重用生石膏,少则一二两,多则至斤,但张氏用药 量虽重,在服法上却是采取少量频服法,得大便下或 热退即停药,此所谓以其小心行其放胆是也 。
当代医家也多认识到了药至病所的重要意义,如段光周教授创立三部法辨治外感咳嗽,认为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皆为清肃之道,但有一处受 邪,俱令人咳 。然病有轻重,药有浅深,故各部治法 大异 。倘病位不明,不是病重药轻,便是药过病所, 每致变生它端 。如其治表部,外感咳嗽不论新久,凡鼻塞流涕者,皆属表邪不解,可用苍耳子散通窍 解表 。当前市面上苦寒直折、 收涩止咳之成药甚多,咳嗽初起服之,每令人久咳不愈,以致有咳数月仍 需解表者 。此为表病初起,服之药过病所,反致引邪 深入,故病则月余方安 。表部不解,渐传半表半里,法宜和解少阳 。病邪入里,顺传手太阴肺经者,咳痰 由咽以下出,已非轻扬之品可效,法宜清肺凉血解 毒 [3]。均体现了药至病所的用意 。
2. 疾病病程及患者身体状态影响药物适其
至所 病程短之轻浅疾病,宜用轻剂; 病程长而正 气虚者,也不宜用重剂; 病程长且正气不虚者,宜用 重剂 。清代徐灵胎曾指出: “要知荡气入胃,不过借 此调和气血,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又有患者粒米不进,反用腻膈、 酸苦腥臭之药,大 碗浓煎灌之,即使中病,尚难运化 。对于久病体虚之 人,用药宜轻,如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一付仅三钱 三分; 叶天士创养胃阴法,各药仅用数克 。人病后胃 气较差,药多加重其负担 。宁可因食废药不可因药废 食 。历代名医治病无一不重视胃气的强弱 。蒲辅周先 生称此为轻舟速行 。而对于初病正气尚盛者,或者久 病正气尚且耐攻者,可以适当加重用药力度和剂量,使药物适其至所 。《伤寒论》中对于体质强壮与虚弱 者,均有药量的相应加减,也包涵使药物适其至所的 考虑 。
3. 药物与方剂特点影响药至病所 有的药物芳
香辛通,用药宜轻,如,虫类药,大多走窜性动,一般 少用 。张仲景、 叶天士均是擅用虫类药的大师,但观 其剂型多为丸剂,以缓虫药之峻,且使有效成分充分 吸收,颇堪师法 。而性味平和之益气健脾、 消食和中 等静药,如党参、 白术、 山药等可相对较大 。使用轻 剂不可轻描淡写,药不及病,用重剂勿使过之,总以 胜病为度 。要避免药过病所,除了药量、 气味之厚薄 的把握外,使用引经药也是一大重点,引经药的主要 用途便是引领其他药物直达病所 。

推荐阅读